天下為棋 - 第 22 章 逃出洛陽

逃出洛陽

影自認為在江湖上,也算得上一流殺手,沒想到竟然被一支竹箭擊敗,不由得突然大笑,“江湖上能有此等內力,請問這位兄弟尊姓大名呢?”

只見影依舊面不改色,令人心生佩服,李靖順着影的眼神看過去,背後的年輕人,不過二十出頭,卻有着這般內力,實屬罕見。那年輕人也不驚訝,冷靜沉着,冷冷說道:“在下薛宗勝,本地人,常年以打獵為生,不過是臂力大些罷了,情急之下,難免用力過度,還請見諒。”

張初塵緩緩坐起,眼神中,閃過些許往日回憶:十年之前,影作為生死盟的成員,和紅拂女一起訓練,兩人武功不相上下;在一次行動中,影刺殺失敗,為掩護紅拂女撤退,自己身負重傷,從此下落不明。沒想到,再見之時,已經改頭換面,若不是剛才從招式裏看出一二,幾乎已經認不出來。

張初塵眼中含着淚水,舊友重逢,喜極而泣。

影在掩護紅拂撤退的同時,自己已經身受重傷,以為自己必死無疑。沒想到,在最關鍵時刻,被他現在的師父所救,并為他改了名字,将他治好,又将自己的畢生武學傳授于他,這才有了現在的影。

李靖一臉茫然,初塵和殺手是舊友,薛宗勝的出現究竟為何?內心無措的李靖,似有一種被欺騙的感覺,于是,蒼虹劍感應到了李靖的不安,又開始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

影收起手中的長劍,整個人也變得溫和許多。一切的一切,都得由影來揭開謎團,“十年了,我曾無數次想過回歸生死盟,但每次想到那些死于我劍下的亡魂,都會讓我一次又一次的退卻,這次聽說紅拂叛逃,楊素廣發江湖令,我想還是親自來比較放心。”

令影萬萬沒想到的是,紅拂女為了退出生死盟,甘願跟随李靖,即便是武功盡失也在所不惜,現在依舊談笑風生,從心裏面為她感到高興。同時,也為有李靖這樣的高手護在身邊,倒也無礙。

現在紅拂女既無性命之憂,影也就放心了。他知道楊素一定不會将所有希望放在自己身上,定會再派殺手前來,于是,影決定和大家告別,返回長安。在路上,為紅拂清理了楊素派來的殺手。

天很快就亮了,門外傳來一陣聲響,李靖等人随時提高警惕,只見不少官兵正在挨家挨戶的抓收壯丁,薛宗勝見了,心中怒火頓時而起。他随手拾起一杆竹棍,破門而出。

薛宗勝箭術雖好,但是武藝卻不乍地,這一沖出去,面對衆多士兵,無異于以卵擊石。就在千鈞一發之際,李靖出現在薛宗勝身邊,以靈巧的劍法,刺傷幾名士兵,救回了薛宗勝。這時,那些士兵們也不管其他壯丁了,直接将李靖和薛宗勝圍了起來。

眼見不妙,沈光挺身而出,掏出随身攜帶的皇帝親賜令牌,吓得士兵們畢恭畢敬,不敢造次。

沈光厲聲問道:“是誰讓你們這麽做的?”

士兵們左右相顧,吞吞吐吐地回答道:“回沈護衛的話,月夕節将至,皇上将巡幸江都,前往江都賞月,這才命人廣征勞力,以驅龍舟。”

沈光聽到此話,感覺猶如晴天霹靂,才離開一年,感覺和皇帝已經很陌生。這還是當初那個雄心壯志的皇上嗎?沈光嚴厲呵斥了一頓,便翻身上馬,朝着洛陽城奔去。憑着一塊令牌,出入宮城無人敢擋,直接面見楊廣。

沈光将李靖的書信交到楊廣手中,滿臉不悅,卻依舊克制住內心的疑惑。

李靖在書信中講述了天下大勢,講述了黎明百姓之苦,以及楊素造反的事情。楊廣看完之後,勃然大怒,每天看的奏報都是四海升平,百姓一片祥和,安居樂業。這李靖的信中所說,純屬危言聳聽,随即,将書信狠狠地摔在地上。

沈光見勢不妙,連忙解釋道:“陛下,信中所說并非誇大其詞,末将這一年所見,皆如信中所言,如今的大隋,已不是當初的大隋了。還望陛下三思,江都之行,萬萬不可呀!”

楊廣依舊不信天下已經大亂,還沉醉在天朝大國的美夢中。“既然沈護衛這麽說了,那朕更要看看,這天下到底亂成什麽樣。”

沈光再一次勸誡,引起了楊廣的憤怒,“沈護衛這一年辛苦了,看來長時間沒在朕左右,忘了規矩,朕也不怪你,交出令牌,你走吧。”

沈光緩緩閉上眼睛,一滴委屈的眼淚滾落,将他與這個地方劃上分界。眼前的這位皇帝,也不再當初那個雄心壯志的大隋帝王,言路閉塞,奸臣當道,倒不如離開這個令人壓抑的地方,去闖一番自己的天地。

沈光從腰間掏出令牌,這是當年楊廣親自為自己系上,現如今卻要恭恭敬敬地歸回來。即便有所不舍,卻也不得不聽從,沈光轉身出了皇宮,朝李靖所在的客棧飛奔而去。

李靖将張初塵安頓在客棧,由張寶相守護着,自己帶上薛宗勝,去拜訪巢元方。這幾天頻繁進出客棧,引起了柴紹的注意,沈光作為楊廣的親衛,此時來到客棧,令柴紹不得不提高緊惕。

随即,柴紹将這一消息傳達給了長孫無忌,将軍府裏,李世民與長孫無忌冥思苦想,如果這些人是楊廣派來的眼線,那麽逃出洛陽的計劃想必已經洩露。為此,不得不更改計劃,另做打算。

李靖拜訪巢元方,卻吃了一個閉門羹,只得帶着薛宗勝又回到了客棧。而剛進入客棧,李靖便察覺有人暗中盯着,心裏面下意識想到的是楊素又派了殺手,所以更加小心謹慎。

柴紹自小受到家裏熏陶,其随從也不是吃素的,暗中畫了李靖的畫像,命人送至長孫無忌,交由李世民看了。令李世民大吃一驚,這不就是當初在馬邑城內偶遇的李靖嘛,于是,李世民急忙換好衣服,直奔客棧而來。

李靖以不變應萬變,安排張寶相和薛宗勝負責盯梢,自己則随時守候在張初塵身邊,以防萬一。柴紹的随從哪裏知道其中內情,于是就化作店小二,準備利用端茶送水的機會,潛入房間裏查探一番。

而李靖等人靜靜等候在房間裏,等到敲門聲起,張寶相随即開了門,就在所謂的店小二跨入房間後,門後的薛宗勝立即關上了門。店小二知道已被算計,心中慌神,手中的茶盤在驚慌之餘滑落,李靖快速接下茶盤,穩穩地放置在桌上,令店小二大吃一驚。

張寶相随即将店小二困住,李靖等人開始盤問,無奈口風太嚴,不愧是經過訓練的。這時,門外響起熟悉的聲音,随即,門應聲而開。李世民再次見到了李靖,經別一年之後,輾轉多地,終于在洛陽重逢。

想起當初聯合出擊,共同解了雁門之圍,李世民也因此名聲大震,而李靖卻被到處追殺。兩人不同的境遇,最終還是走到了一起,這次洛陽相逢,促就了大唐的雛形。得知李世民現在被困于洛陽,李靖不由得感嘆,當今皇上非但不念救命之恩,反而恩将仇報,實在有失帝王之風。

李靖講述了這一年的境遇,又介紹了張初塵及衆人之後,李世民宴請了各位英雄,整個客棧其樂融融。

大業十二年七月,楊廣征收百萬民夫,驅動龍舟,從洛陽出發,沿着運河向江都出發,只為了到江都感受月夕節的氛圍。殊不知,此時的大隋,已經遍地烽火,各路起義軍紛紛叛亂,致使百姓民不聊生,這次的江都之行,引燃了農民起義的導火線。

在得知張初塵武功,且拜訪巢元方未果的情況後,李世民覺得親自前往試一試。只要是個明白人,都知道李世民現如今是被困于洛陽,空有一個将軍之名,巢元方自然也不例外,但是,看在李淵的面子上,的确惹不起。

經過巢元方的救治,張初塵的身體得以恢複。但是,由于經脈受損,張初塵再也不能恢複到之前的內力。張初塵本身的體質極佳,自幼所學招式都銘記于心,內力減弱卻不影響武藝,後天稍加練習,再配上巢元方的藥方,只能慢慢調養。

李靖為李世民拟訂了詳細的出逃計劃,現在的皇帝一心只想着到江都游樂,別的事情,估計早就抛之腦後,正是洛陽守軍最薄弱的時候。龍舟一出發,就趁機逃出洛陽,返回太原。

由于張初塵舊傷未愈,李靖只想着陪在張初塵身邊照料。沈光跟在皇上身邊久了,自然知道這洛陽的士兵是什麽德行,他雖然不再是禁軍護衛,但是早就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沈光用重金買通了守城将領,李世民帶着長孫無憂與長孫無忌化作行商,随柴紹一起出了洛陽。

沈光不知道自己所做是否正确,但是,在放走李世民的那一刻,他明白自己是遵從內心的。沈光決定留在洛陽,畢竟遇到李靖這樣的江湖俠士,能夠結交李靖這樣的朋友,也算是平生一大幸事。

天下為棋,每個人都是棋盤上的一粒棋子,走錯一步,則會滿盤皆輸。沈光選擇離開楊廣,是人生中最正确的一步。而楊廣,在沈光離開之後,将令牌交給原來的禁軍左都尉司馬德戡,而正是這個人,最後結束了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