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郎腰瘦不勝衣 - 第 52 章 ☆、五二

七月,正值夏末初秋。

有秋風起兮,雲飛揚。

七月十三,南蜀丞相元沖七十大壽。

在南蜀,元氏一直深受皇家器重,一百多年前風氏揭竿而起,是元氏一路陪着風氏打下了南蜀江山。南蜀的第一任丞相,便是出自元氏。

元氏只忠于帝王,從不參與朝堂上的黨派之争,元氏子女也從不與皇親聯姻,歷經百年歲月而不衰。

這一任家主元沖,為相三十五載。三次告老還鄉未果,以七十歲高齡仍居相位,坐于廟朝,進退百官,佐天子出令,算得上皇權之下第一人。

元家是真正的百年世家、書香門戶,元沖不僅精于朝政,書畫造詣更是九霄一絕,是南蜀青山學院的挂名夫子,南蜀仕子慕名前去青山學院求學者衆多,不少人以元氏門生自居,說一句桃李天下也不為過。

元沖為官清廉正直,操辦壽宴,宴請同僚這樣的事,是從未想過的。原本是想着七十大壽這日,一家人關上門來也就過了。

偏偏早幾日上朝時皇帝風凜随口說了句:“若朕沒記錯,過兩日就是元卿七十歲壽辰了。”

元沖執笏而立,聞言出列,摸着胡子道:“勞聖上挂心了。”

禦座上的風凜擺擺手,笑道:“得好好操辦一下,朕也想登門去向元卿讨杯酒水喝。”

皇帝金口一開便是玉言,元沖只得奉旨操辦壽宴。

考慮到元沖向來節儉,風凜還特意讓禦膳房送了幾個禦廚去丞相府,一并還讓人捎了幾張銀票給元沖。

因此這日一下早朝,許多官員匆匆回府換了朝服顧不得用膳便來丞相府祝壽。

文武官員、文人墨客接踵而至,丞相府一時間門庭若市。

元沖的妻子趙氏五年前病逝,他與趙氏青梅竹馬,感情深厚,自是不曾納妾。趙氏為他誕下兩子兩女,長子元渤,次子元渙,長女元沁,小女元潇。

元渤元渙都在朝為官,各有建樹,娶妻生子後便各自建府。

長女元沁當年是雍州有名的才女,在二八年華嫁給了赤原侯,生子安逸,生女安然。安逸自小進宮作了太子伴讀,安然被賜婚于皇六子風吟晅。

安然四歲那年,赤原侯慘遭滅門。安然僥幸為人所救,但當時赤原侯滅門一案懸而未決,為掩人耳目,安然被秘密送往宴州,由太守顧珏當做男孩兒撫養成人,取名顧輕。

後來赤原侯爺滅門一案大白天下,顧輕恢複女兒身,與已成為晉王的六皇子風吟晅再續前緣。

小女元潇比元沁晚出生一年半,性子與元沁卻截然不同。元沁琴棋書畫堪稱雍州一絕,一手書畫,一支曲子,不知驚豔了多少文人雅客,及笄之年求親的人便要踏破相府的門檻。

偏偏元潇自小就不愛書畫女紅,沒有半分出生于書香門第女子的模樣,不喜被拘在深閨,一心想着要做個浪跡天涯的俠女。

元潇年歲最小,卻最得寵,抱着元沖軟聲撒嬌要習武,元沖當真請了武夫子來教她練武。年歲稍長,元潇就已是名滿雍州的“男人婆”,最後遠走江湖,再無音訊。

因此偌大的丞相府,平日裏只有元沖和幾個下人居住,難免有些冷清。

雖然元沖的幾個兒孫時常來府上小住,但像今日這樣的熱鬧,卻是多年來頭一遭。

迎客收禮的一應事宜元沖都交給了相府管家去做,兩個兒媳也早早來相府安排擺宴之事,文武官員也有自己的兩個兒子招待。

元沖無事一身輕,樂得在書房檢查幾個孫兒的功課。

元熙是元沖長子元渤的女兒,也是元沖唯一一個孫女。小時候看多了話本,又聽人說過小姑元潇的事跡,便一門心思想要做個和元潇一樣的俠女。

只是元潇當年離家出走,成了元沖心中永遠抹不去的一道傷疤。因而即使再疼這個孫女,元沖也不答應讓元渤請武夫子教元熙習武。

元熙嘴甜,常常趁着元渤不在家,央着府上的護衛教她習武,護衛們便哄着她随意教她幾招,這事自然瞞不過元渤,但元渤向來疼愛幼女,又見她樂在其中,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元渤常年不在雍州,元熙的哥哥元烈也早早從軍,母親蘇氏性子溫柔,管不住元熙,元熙時常偷偷出府,一走就是十天半月。

蘇氏無法,只得把相府的令牌塞給元熙,又再三囑咐元熙出門不得逞強,不得惹是生非,還花錢替元熙請了個武功高強的護衛。

元熙一直憧憬着一人一劍闖蕩江湖的生活,多了個跟屁蟲一樣的護衛自是不太樂意。六月偷偷摸摸出門想要仗劍天涯,被護衛追了一路,好不容易擺脫護衛,一算日子元沖的生辰近了。她雖頑劣,但家中長輩的生辰向來是不缺席的。

只得放棄浪跡天涯的想法,琢磨着先回雍州給老爺子祝壽了再溜出來。

因而得以在祁州遇上同樣要去雍州的商青鯉。

這次離家時間太長,家裏人鐵定沒少擔心她,元熙想着回去指不定要被老爺子訓一頓,還要被父親逼着抄《女戒》,所以回雍州了并沒有回家,而是和商青鯉一樣呆在了客棧裏。

她心知這次他們不會輕易消氣,說不準還要被護衛看犯人一樣看好長一陣子,便計劃着做點兒什麽事哄老爺子開心,老爺子一開心父親也就不會為難她了。思來想去,元熙決定給老爺子繡一幅《百壽圖》。

每日早上起床跟着花百枝習武,吃過早膳後元熙就把自己關在房裏,穿針走線,拈不慣繡花針的手被紮了無數次,總算是在七月十二日晚繡好了。

七月十三,用過早膳後元熙帶着繡好的《百壽圖》離開客棧,臨出門時,被商青鯉喚住了。

元熙回頭,疑惑道:“商姐姐,什麽事?”

“我今日……和你一起去丞相府。”商青鯉說這話時,臉上的神情讓元熙看不透。

元熙忽地想到那日在祁州時,跟商青鯉回客棧,商青鯉曾說過認識她小姑元潇,這一瞬間她心頭猛然冒出來一個想法——商青鯉當日明明不想與她多做糾纏,卻在聽到她姓元時對她改變了态度,又說自己認識元潇,說不定……

被自己心頭冒出來的這個想法驚到,元熙張口想向商青鯉求證,擡眼就見她垂着眼睑,不知在想什麽,神情竟有些落寞。不由打消了求證的念頭,樂呵呵道:“商姐姐陪我去給爺爺祝壽,再好不過了。”

商青鯉看了她一眼,從房間抱出來個長方形盒子,道:“走吧。”

元熙瞄了兩眼那個長方形的木盒,先帶着商青鯉回了趟自己家,在家中沒見到父母,元熙舒了口氣,翻出套像樣的衣裳換上,又喚來丫鬟替自己绾了發髻。

商青鯉不知出于什麽考慮,提出要扮成丫鬟與她一道去相府,元熙心中對商青鯉的身份有了計較,自然聽之任之。

等商青鯉換好丫鬟服飾,便與元熙乘着轎子去了丞相府。

到丞相府時商青鯉抱着她那個長方形的盒子以及元熙的《百壽圖》低眉順目跟在元熙身後。

元熙刻意避開了她的父母,繞過曲折走廊,去了後院。比起前面的熱鬧來,後院要清靜許多,只有幾個往來的家丁,元熙遠遠便聽見元沖和兄長們的笑聲從書房裏傳出來。

她站在書房門外,有些緊張的揉了揉臉頰,擡手叩響了房門。

給她開門的是他一母同胞的兄長,元烈。

元烈見到她便打趣道:“舍得回來了?”

元熙撒嬌喚道:“哥哥。”

元烈笑了一聲,還未開口,便聽得書房內傳來元沖中氣十足的聲音:“是不是熙丫頭?”

“爺爺!”元熙聽言忙揚聲應道,帶着商青鯉一并進了屋。

商青鯉刻意給自己抹了層粉,又上了胭脂,将眉毛描粗了許多,一擡頭總覺得臉上的粉都在撲簌簌往下掉。

元烈無意間向元熙身後一瞥,見到雖然低着頭,仍舊能看出臉色白慘慘的商青鯉,蹙了下眉,對元熙道:“你貼身丫鬟何時換了?”

“呃……”元熙眨了眨眼,道:“我新買回來的…你別擋着路,我要去見爺爺!”

進了書房的大門往左轉,過一道紅木的圓形拱門,就能見到靠牆的四面書架上擺滿了書籍,上首擺了張長桌,桌上筆墨紙硯一應俱全。

元沖握了支狼毫在手,低頭寫字。

二叔元渙家的兩個堂兄正一左一右站在元沖身邊,聚精會神盯着宣紙上的字。

元沖見元熙來了,手上的狼毫重重往筆洗裏一扔,翹着胡子道:“還知道回來?”

“嘿嘿。”元熙讨好的笑了笑,道:“元熙祝爺爺壽比南山,福如東海。”她轉頭想從商青鯉手中取過那幅《百壽圖》,卻見商青鯉低着頭,将抱在手上的長方形盒子一并給了她。

元熙動作一頓,轉念一想便知商青鯉用意,不動聲色接過盒子和《百壽圖》,湊到元沖身旁,撒嬌道:“爺爺!這是壽禮。”

一直低着頭的商青鯉見此,默默退到一旁,悄悄擡眼向元沖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