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為棋 - 第 31 章 得勝歸來

得勝歸來

晚飯過後,李靖叫來薛宗勝,一同出了營寨,騎馬往後山奔去。

一陣騎馬,多少有些疲憊,來到山頂之上,俯瞰遠去,一片火光映入眼簾,夜色之下,兩方營寨對峙着。李靖指着遠處薛仁杲的營寨,對薛宗勝說道:“宗勝,你看那邊,那裏就是薛仁杲的大營,薛仁杲此人勇猛,有萬夫不當之勇,我們此次要想贏得這場戰役,此人是關鍵啊。”

聽完李靖的話,薛宗勝不解,說道:“将軍,這薛仁杲是敵軍主将,我們要贏,為什麽關鍵在他身上呢?”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有些時候,敵人才是我們最大的幫手啊。”李靖笑道,“現在正值隆冬時節,天氣嚴寒,況且薛仁杲遠道而來,必然不能久戰,因為他們糧草無法支撐,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的優勢就來了。只要我們能夠堅守不出,即便敵軍再多,也拿我們沒有辦法。”

薛宗勝似乎有些理解了,但是還是沒有很通透,“将軍,那麽萬一敵軍前來劫營呢?”

李靖看了看不遠處的河流,一計上心頭,繼續講解道:“劫營有何可怕?我自有妙計,就怕他不來。”

李靖一臉的自信,似乎對于此戰早已經胸有成竹了。

李靖帶着薛宗勝,騎着馬往回趕,直奔李世民的大營。只見李世民正在營帳中來回踱步,似乎心事重重,臉色沉重。

李靖一進營帳,李世民的臉上頓時緩和許多,急忙上前握住李靖的手。說道:“靖公,你可算是回來了,剛才我叫人去找你好幾回了,可你都不在賬內,急死我了快。咦?你們這風塵仆仆的,是幹嘛去了呀?”

李靖轉頭,向着薛宗勝說道,“宗勝,你将我們看到的情況給秦公講講吧。”

薛宗勝走上前,給李世民敬了個禮,然後闊步走到地圖跟前,似乎整個山河已經了然于胸。

“秦公請看,薛仁杲的軍隊駐紮在平原之上,與我們相隔十裏,中間是一片山林,我們現在的地方,也是一片平原,但是他們要想來攻打我們,就必須經過這片叢林。然而我們人太少了,敵方就算是沒人一口唾沫,都能把我們淹死,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做長遠打算,薛仁杲此來長途跋涉,必然沒帶夠糧草,我們只要等到敵軍疲憊之時,自然就會退去。”薛宗勝一字一句的講解,生怕漏了什麽重要的點沒講完全。

李靖面露笑容,但是又不禁搖了搖頭。李世民看了眼李靖,心中似乎有些不悅。

李靖說道:“宗勝誤解了,不過有兩點說得相當不錯。”

此時,侯君集和房玄齡等人來到李世民的大帳,正瞧見李靖和李世民似乎在商讨對策。

薛宗勝拜道:“還請将軍示下。”

李靖見侯君集和房玄齡來了,迎道:“既然君集也來了,那就一起聽吧。”

房玄齡見李靖似乎忽視了自己,心裏面倒是有些別扭,但是轉念一想,當時在秦公府還想着為難李靖,心中頓時明白了什麽。只見李靖繼續說道:“方才宗勝講了兩個點,一是這片叢林,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起來,在裏面埋上伏兵,等薛仁杲前來劫營之時,我們的伏兵可以斷其退路。二來,薛仁杲是長途跋涉來到這裏,必然想要速戰速決,那麽,我們就滿足他的心願,跟他來個速戰速決。”

李世民點了點頭,臉上露出喜悅,“看來,靖公心中已有對策了。”

衆人還沒明白怎麽回事,只見李靖和李世民兩個人打着啞謎。

李靖見大家似乎還是雲裏霧裏的,于是繼續說道:“首先,君集可以帶五千步兵,埋伏在叢林之間,等薛仁杲來劫營時,萬不能驚動他們,将他們放進來。其次,我們需要做個幌子,給薛仁杲一個我軍糧草充足的假象,誘騙他來劫營。第三,我們可以事先在營寨裏放上冰塊,等到薛仁杲來劫營的時候,讓他們的騎兵在冰上無法立足,只有被我們當成靶子的份了。”

侯君集不解,“請問李将軍,我們哪兒來的冰塊?”

薛宗勝似乎明白了什麽,不住地點頭。房玄齡插過話,“君集,你可真是死心眼。我們身後那麽一大條河,現在又正值隆冬時節,水變成冰還不就是一個晚上的事兒嘛。”

說完,衆人哈哈大笑。

李世民心中起了一個疑惑,“薛仁杲也算是一名猛将,定會派出探子,來偵察情況,我們如何騙過他們的探子呢?”

李靖解釋道:“秦公勿憂,這個我早已料到了。今晚,我們就放出風聲,明早将會有新的糧草到營,而過了今晚,明早河裏就會有結好的冰。一會兒,讓宗勝和寶相連夜帶人趕往河邊,等到明晨之時,便将河裏的冰塊取出來裝車,運回營裏。敵軍的探子自然會以為是我軍的糧草已到。明日白天的時候,便可以将冰塊化成水,放置在每個營帳的四周。我料定,薛仁杲明晚必定會前來劫營,到時候,我們就可以一網打盡。”

“這冰塊,可真的是克敵之利器啊。”李世民一拍手,高興地說,“此等奇謀,也只有靖公能夠想出來了,我等佩服。”

次日,薛仁杲派出的探子回報,唐軍有大批量草運至軍營。薛仁杲料定李世民将要做長久打算,心中急躁不安。于是,聚集衆将商議,決定連夜偷襲李世民大營。

計議已定,薛仁杲仍舊有些不放心,于是精挑細選了一支重甲騎兵,全部重甲披身,即便是中了埋伏,也不懼怕。到了傍晚,下起了大雪,雪人仰天長嘯,心想真的是天助我也,馬蹄踏在雪地上,動靜小了許多,可以悄無聲息地接近李世民的營寨。

于是,趁着夜色,薛仁杲一馬當先,率領兩萬重甲騎兵夜襲李世民大營。到了李世民的大營前,見敵軍營寨并無動靜,薛仁杲心中大喜,于是大吼一聲“活捉李世民,給我殺。”

一聲令下,兩萬人的鐵騎猶如洪水般沖進營寨。大雪之夜,整座營寨靜悄悄的,只有一些燃燈閃着光。薛仁杲沖在前面,直奔李世民的大帳,沒想到剛進營門,只感覺到一陣奇寒襲來,戰馬在狂奔之中,險些滑倒。

薛仁杲不愧勇猛,見到滿地的冰,心想不妙,于是大吼一聲“撤退”,然後急忙勒住辔繩。可是,戰馬沖擊太大,根本停不下來,等他回過頭時,一大半戰馬失去了平衡,只聽見撲通撲通地摔倒在地。

薛仁杲知道上了當,但是已經為時已晚,後面的騎兵停不下來,一時間,盡數滑到在冰塊上,戰馬嘶鳴,反應快的士兵死死勒住戰馬,東倒西歪的,在雪夜裏嘶吼着。

頓時,四周火把齊亮,燈火通明。

李世民霍然站起,大聲喊着“活捉薛仁杲”,一時間,萬箭齊發,離弦的羽箭如雨點般朝着騎兵射來。由于是雪夜,無法視物,薛仁杲所率領的騎兵根本沒法阻擋,活生生被當成了箭靶子,頓時哀鴻遍野,死傷無數。薛仁杲拼死殺出重圍,只剩下百餘騎兵跟随。

此時,李靖帶着張寶相和薛宗勝等從側面殺出,無奈之下,薛仁杲只好率領所剩騎兵還忙逃竄。不時,侯君集正在叢林裏等候多時,以逸待勞,準備就地掩殺薛仁杲。薛舉聞見前方殺聲四起,心想不妙,于是帶領留守的将士,朝着唐軍方向殺來。

薛仁杲還沒抵達叢林,只見薛舉與唐軍正打得如火如荼,于是帶領所剩騎兵殺入陣來。此時,李世民在身後窮追不舍,由于新敗,心中還留有陰影,心想不能久留于此地。等到薛仁杲與薛舉彙合,連忙撤回了大營。

直到天明,薛仁杲與薛舉商議,究竟是繼續進軍長安還是退出扶風,一時間猶豫不決。突然,賬外士兵來報,李世民率領大軍正朝着營帳殺來。沒想到,李世民雖然年紀尚小,卻智勇十足,麾下将士更是勇猛無比,慌忙之下,薛舉趕緊下令,退出扶風郡,往北逃去。

李世民本打算繼續追擊,但是李靖心細,發現薛仁杲雖然敗了,但是撤退時依舊秩序井然,不得不防。于是,李靖建議李世民不必再追,謹防有詐。

李世民聽了李靖的建議,心下如明鏡般,自然明白了“窮寇莫追”的道理。于是,李世民下令收兵,将繳獲的馬匹辎重,盡數攜帶着,班師回長安。

李淵聽聞李世民得勝歸來,心中大喜,于是特意在武德殿召集文武重臣商議,準備為李世民接風。大殿之上,李靖跟随李世民進了大門,但是沒什麽官職,只好站在最後一排。

李淵開口便誇耀了李世民一番,可是只字未提李靖的功勞。李世民邁出一步,拜道:“父王,此次出征薛舉,全仗靖公出謀劃策,我軍才得以大獲全勝。兒子不才,險些中了敵人的奸計,多虧靖公提醒才幡然醒悟。”

李淵本來心裏高興,沒打算在意太多。不料一旁的李元吉出列,拜道:“啓禀父王,我聽聞,薛舉退兵之時,已經是樯橹之末,如果乘勝追擊,比能夠一舉擊敗薛舉,而李靖卻畏首畏尾,将滅掉薛舉父子的大好時機白白浪費,請父王治李靖的慢軍之罪。”

在李世民一口一個靖公之時,李淵臉上已經露出了不悅,這些都被李靖看在眼裏。而李元吉此時告上一狀,分明是在嫉妒秦公立了功勞,生怕将來壯大了,對自己不利。可見,李氏家族內部并不團結。

李靖心知肚明,李淵遲早都會登上大位,況且如今就開始明争暗鬥的話,将來還不知會發展成什麽樣。李靖不禁嘆息,這就是帝王之家啊。

李淵想了想,說道:“功是功,過是過,有功就應該賞,有過也必須要罰。依我看,此次李靖功是大于過的,本王就不追究了。”

李淵也想讓自己的幾個兒子勢力平衡,決不能讓一家獨大,不然将來無法制衡。這李靖明擺着是世民的幕僚,元吉在此時落井下石,明白人一眼就看在眼裏了。李淵不禁搖了搖頭,對李元吉這樣的做法,感到不明智。

下了朝,李淵叫了李世民留下,其餘的文成武将各自散去。李靖出了武德殿,心中一陣失落,本想着為了天下百姓,早日平定大亂,還一片安寧,現如今卻要陷入李家的明争暗鬥中,實在不是自己心中所願啊。于是,李靖心中生出了浪跡江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