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七年十月,十四爺胤祯被任命為撫遠大将軍,統帥大軍進駐青海,讨伐策妄阿喇布坦。十四爺在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備受矚目。
原本四爺與十四爺就不親,兄弟之間關系如今變得更加劍拔弩張。璟珂和清漪這對小姐妹也因此少了許多見面機會。
不過這一天清漪急沖沖地來雍王府執意要見到璟珂才肯罷休。在這節骨眼上,四福晉本不願讓她們過于親近,拗不過清漪,便讓綠蕊暗中盯着她們。
“璟珂妹妹,你看我給你帶什麽來了。”清漪警覺地環顧了四周,才從胸前衣服裏掏出一封信件。
信件上并未署名,打開之後,裏面的字跡璟珂太過熟悉了!這分明是費揚古的字!
清漪見璟珂露出久違的笑容,這才放下心來,欣慰道:“他真的用心,不知費了多少周折才找到我這。”
清漪說話也是小心翼翼,她知道綠蕊在窗外監視着,所以不敢放松警惕。
璟珂一字一字地讀完信,費揚古信上寫了很多想對她說的心裏話,給她繪聲繪色描述了美麗的草原。
讀完後,璟珂遲遲不舍得扔了信,揣在心口,仿佛費揚古就在她身邊,淚水漸漸模糊了水靈的雙眼。
璟珂的煎熬一一落在清漪的眼裏,好在偌大的清宮裏頭還有清漪是她的知己。
“璟珂,你看完就把信燒了吧。”明白璟珂的心情,但終究不願她過于執着害了自己,清漪還是耐心勸着她。
璟珂不願意毀掉費揚古與她之間唯一的聯絡,心裏頭更加難受。這會,腦袋裏突然間閃過一個念頭,大膽放肆的念頭!
綠蕊待了一會兒便不再盯梢,璟珂尋了借口打發了梅兒蘭兒去做事,這才跟清漪說起心裏話來。
清漪實在不忍心看璟珂郁郁寡歡,便提議一起出去走走,去逛逛街。璟珂自然是答應的,不過四福晉是否答應又是一個未知數。
也不知綠蕊回去後跟四福晉說了什麽,四福晉竟答應讓璟珂和清漪出去散心,實在讓她們意外,雖然前提是有侍衛跟着保護。
京城繁華的街市确實讓璟珂的心情好了很多。淳樸的小販,琳琅滿目的商品,處處體現着康熙盛世的國泰民安。
“二位格格,十三爺有請。
兩人正逛着,一個模樣清秀的小厮過來搭讪,順着他所指的方向,不遠處茶樓的二樓臨窗雅座包廂裏頭十三爺胤祥正朝她們點頭微笑。璟珂和清漪才發現包廂裏還有另一個人,就是坐在十三爺對面的十二爺胤祹。
“既然是伯父邀請,那我們豈有不去之理?”清漪笑着回了小厮,便由他帶路去了。
璟珂對十三爺并不陌生,他與四爺一向交好,是雍王府裏的常客,為人豪爽仗義,與世無争,是個潇灑君子。
進了包間,十三爺正在悠閑品茶,對她們也不客套,反倒是家中長輩般親切。
“兩個丫頭,來品下這難得的雨前龍井。”十三爺邊說着取了倒扣着的兩個紫砂茶杯,技術純熟地斟了兩杯,讓她們品。
入口有些澀,下喉之後是清爽回甘,瞬間仿佛置身于雨後西湖般,清新舒暢。
“這人啊,有時候跟這茶一樣,入口雖苦,回味無窮。”十二爺漫不經心說着,一邊擺弄着那些茶具,沒一會兒又給她們添了一杯,“有些人品不得苦,自然享不到後來之甜。”
一語雙關,像是在開導璟珂一般,始終微笑的表情又是個旁觀者般的雲淡風輕。
十二爺胤祹是孝莊皇後身邊的蘇嬷嬷撫養長大的,他為人處世秉承了蘇嬷嬷淡如秋菊的品性,和一衆兄弟都相處融洽。
清漪聽明白了,點點頭,再同意不過。而璟珂沉默着望着杯中湯色清新的茶水,思緒早已經飄走,心事重重。
“璟珂丫頭,我們這一類人享盡榮華,便要付出相應代價,你要想得開才是。”十三爺說這話的時候頗有些黯然神傷,仿佛勾起什麽往事記憶。
對于皇家子女來說,誰沒有個心如刀絞的片段記憶?挨得過,成功如四爺,潇灑如十三爺,恬淡如十二爺;挨不過,頹敗如璟珂生父胤礽。就看個人選擇和造化。
十三爺找十二爺出來泡茶,本是偷的浮生半日閑,沒想從樓上看到兩個小格格在逛街,便一塊叫了來。
“璟珂丫頭,你心裏可是有什麽委屈?”十二爺方才見璟珂悶悶不樂,作為過來人也猜得幾分,才會跟她聊這麽些話。
璟珂搖搖頭,只字不提,悶葫蘆死撐到底。
而清漪倒不認為璟珂這麽守口如瓶是好事。今日碰到的若是其他爺,她還有些保留,但是面對十二爺和十三爺,大可付諸心事給他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