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戲精夫妻 - 第 62 章 三回定親,人品倒是沒什麽瑕疵,就是壽命一個比一個短

,不要想太多。

兩人當天下午就回了東江縣,他們是從縣城這條路走的,趁着天色還早,張向陽還特地帶張向民去趟招商局。

張向民想做批發,那需要地方肯定要很大才行。絕不是民房就夠的。

劉言山見他們又要搞批發,喜得眉開眼笑的,把縣城的地圖拿出來,讓他們選地方。

選好之後,還帶他們實地考察。

張向民沒想到他三弟是想讓他成立公司,他簽字的時候,手都有點抖了,“這真的行嗎?”原本就想開大一點的店而已,沒想到攤子鋪這麽大,吓了他一大跳。

張向陽拍拍他的背,“成立公司,好處比較多。能租到這麽便宜的場地。你想想,你開車去深圳也就七八天一趟,如果都放在店裏,啥時候才能賣出去啊。不如直接搞批發,賣給下面的二道販子,他們這些人都是成百上千拿貨,速度快得很。你不得要弄大一點的廠地嗎?”

搞零賣租個商鋪可以,搞批發就不行了。

張向民緊張地直咽口水,“那不行,三弟,我沒這麽多錢。這樣吧,你跟我一起合資。你占大頭,我占小頭,要不然我心慌。”

張向陽抽了抽嘴角,沒想到這麽好的機會,他大哥居然吃不下。

原本他說借錢給大哥,占幾股的,等他周轉開了,他再把錢抽|出來做影視。但見他這麽慌,張向陽也不勉強他,直接給簽了個,“我出一百萬,占七成,你出五萬,加管理,占三成。你看可行?”

劉言山驚訝地瞪大眼睛,沒想到這人對他哥這麽好。五萬塊錢就能占到一成利,還有管理居然有兩成?這也太多了吧?

張向民也覺得好像他三弟有些吃虧了,“這不好吧,你出那麽多錢。我連你的零頭都不夠。”

張向陽笑笑,“咱們是兄弟,計較太多就太外道了。”

實際上一開始的話,張向民這個老板恐怕只能獨自跑長途,而他只是個幕後老板,除了出錢,半點忙也幫不上,有點類似于風投。

張向民嘴笨,自然說不過張向陽,不過他性子敦厚,知道感激,所以看着親弟弟的時候,眼裏都帶着淚花,“三弟,你放心,我一定好好管,把咱們這公司開好。”

張向陽拍拍他的肩膀,“好!”

選好廠地,交了定金,他們暫時也沒有簽合同。只有開廠子或公司,國家才能免稅。所以他們還得回家準備開公司的材料。等明天再過來提交注冊公司的材料。

兩人很快到了家,何方芝正在收拾東西,明天準備起程回北京。

張向陽頗有幾分不舍,摟着她的腰蹭個不停。

何方芝打掉他作怪的手,嗔了他一眼,“你盡快把事情做完,早點回北京。”

“我知道了。”張向陽立刻保證。

很快,何方芝就帶着三個孩子坐火車回北京了。根寶沒有跟着一起走,他到時候要跟張向陽一起回去。

第二天,張向陽就帶着根寶和琳琳到縣城,把他們住的地方給清理了下,簡單裝修一番。

而後從銀杏村買了些糧食和土特産過來賣。

這是土坯房,所以張向陽也沒打算弄得很奢華,總覺得這種房子怎麽弄都弄不出時尚感,倒不如把它打掃幹淨,多添些東西。

琳琳和根寶就守在這個店裏,按照張向陽标的價格賣貨。

一開始沒什麽生意,張向陽就做主,搞一次活動,雞蛋買十送一。用紅紙貼在門旁邊,沒一會兒就湧來不少人。

争相要雞蛋,張向陽也趁機推銷別的東西。

別人這才知道他們家不僅只賣雞蛋還賣糧食以及幹貨之類的。

等張向陽和張向民把吳成虎和張二梅接回來的時候,這個店的生意就漸漸上了正軌。

這個店基本上沒裝修,只是買了幾個木桶,貨架,盤稱,以花所費并不多。

張向陽在交結之前,讓張二梅先熟悉一下,然後又讓兩個孩子幫着盤賬,這十幾天,賣出将近五百斤糧食,粗糧和細糧都有。

土特産也賣出了一些,賣得最火的還是雞蛋。因為那次搞促銷,他們賣了足足有兩千個雞蛋。

當然只賣這些,本錢自然是沒掙上來,都在貨上面壓着呢,但是張二梅卻看到了曙光。

握着張向陽的手激動不已。

琳琳很快就要進廠上班,張向陽讓根寶暫時留在家裏教教他娘怎麽做生意,順便也能幫着照顧他爹。

根寶懷疑地眼神看着他,“三舅,你該不會不想帶我去北京吧?”

張向陽給了他一個惱蹦子,“你想啥呢。你三舅說話一言九鼎,怎麽可能說話不算話。我還有別的事要忙。”

根寶皺着眉頭想了半天依舊想不通,“你還能有啥事啊?”

十五歲的少年已經懂得思考了,張向陽也沒拿他當小孩子哄,直接告訴他實情,“我要去督促蓋新廠,如果我不在,那些人有可能偷奸耍滑。”大多數工程隊都會不老實,張向陽前世就領教過。所以他還真是半點不敢馬虎,左右他也沒有旁的事。

根寶見他暫時不走,放心了,“那成。我等您回來帶我一起走。”

張向陽摸摸他的腦袋,點了點頭。

張二梅有些不放心,“你在縣城也沒住處,我看你不如就住在我們這兒吧。”

張向陽擺了擺手,“沒事兒,我住在芝愛美員工宿舍也挺好。離得近,早點蓋完,我也能早點回去。”

他也想跟彭家木多多讨論化妝品的事情。

張二梅不說話了,“那成吧。你帶根寶一起去,讓他認認地兒。到時候讓他給你送飯。”

琳琳舉手,小聲道,“娘,我知道廠子在哪兒,我帶根寶去吧。”

張二梅這才樂了,“看我,居然忘了這一茬。”

張向陽直接去芝愛美找彭家木,短短二十多天,這邊的房頂已經修好了,也招齊了人手。

村料也已經運到倉庫裏,就等着機器運過來了。

彭家木便趁着這段時間,把家搬到這邊宿舍。

張向陽到的時候,他和呂秀英已經收拾妥當,打算做頓豐盛的晚餐犒勞下自己。

他來了,彭家木自然要陪他唠嗑,呂秀英就自己去竈房忙着。

彭家木給張向陽倒水,“你去新廠那邊看了嗎?”

張向陽搖頭,“待會兒去。我過來跟你聊聊天,我怕等機器過來,你就沒空了。”

彭家木笑笑,“行啊,聊啥?”

張向陽便把他的打算說了,“福順鹹菜已經走出國門,我打算把芝愛美也推出國門。咱們不能拘泥于國內一個市場。你有什麽想法嗎?”

彭家木早就想過這事兒,之前他們的清涼膏也曾賣到過國外,效果也不錯。只是賣的價格跟國內相差無幾。他也就當作普通批發商也對待。

“你的意思是要做大嗎?”彭家木有點拿不準張向陽的意思。

“對,肯定要做大。而且咱們還得要提高價格。”

彭家木蹙眉,“提高價格還有人買嗎?”

如果提高價格,那許多人豈不是可以通過走私賺錢了?那樣他們的銷量也會受很大影響的。

張向陽擺擺手,“肯定有人買,我先找讓李世榮,請他幫忙把我們的品牌放在香港的永潤超市賣賣看,如果效果不錯,請他幫忙介紹幾個外國品牌商。”

在互聯網沒有興起的時候,走私還是比較少的。影響也很小的。所以有能力的商人說不定能看中這個商機。外國人對神秘的東方古國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彭家木見他打定主意,即使心裏忐忑,到底還是沒有再勸,左右問問也沒什麽。

張向陽說做就做,當天就給李世榮發了電報,請他幫忙。

李世榮和他們一直有合作關系,自然不會連這點小忙都不肯幫。

之前國內的永潤超市,都有賣他們的品牌。但香港這邊因為涉及到出口稅,利潤不高,所以李世榮就沒有運回香港。但人家已經開口了,他也不好裝聾作啞。

在張向陽還沒回北京的時候,香港那邊的永潤超市就已經上架了這個品牌。

應張向陽的要求,香港那邊的售價要比國內貴上兩倍。

一是因為出口稅,二是因為張向陽想試試看香港那邊的消費水準。

李世榮倒也沒什麽意見,欣然同意。國內國外價格相差甚遠的東西太多了,沒有什麽好奇怪的。

既然要定高價,那銷量肯定沒有低價賣得多。便是利潤提高了,所以整體利潤還是不變的。

不過,一段時間後,李世榮很快發覺,這個品牌在香港比內地賣得還要好。

八六年的中國,小康之家還是很少的,所以銷量到達一定程度後就不再增加。但是香港不一樣,已經達到小康水平,一瓶護手霜在國內賣兩塊錢,不少人嫌貴,但在香港賣六塊錢,許多人都能買得起,這就是差距。

當張向陽接到源源不斷的定單時還驚了一下。很快他就實施第二步計劃,在其他國家找品牌代理商。

李世榮聽到他這想法,在電話裏就笑道,“難道你不知道永潤超市全球都有分店嗎?”

張向陽當然知道這個,但他沒想到李世榮在家族這麽說得上話,明明之前他還說老爺子似乎想把集團交給他二弟來管理。

難不成他已經奪下永潤集團的大權了?張向陽十分好奇,不過這種家族秘辛,知道太多,反而不好。所以他也就裝作不知道,從善如流地道,“那行啊,你能在全球的永潤超市都上架我們這個牌子嗎?”

李世榮倒是沒什麽意見,一口答應,只是他還是有些遲疑了,“你這個品牌知名度不夠,我建議你在國外打打廣告。只靠口碑總歸還是太慢了。”

香港識得的中文,但是國外不識中文啊,他那包裝上全是中文,買家連品牌名都記不得。

就在張向陽發呆的時候,李世榮的聲音從電話裏傳來,他聲音裏透着幾分愉悅,“你知道嗎?你在香港已經火了。”

張向陽納悶,他怎麽就火了?哦,對了,他演的《卧底警察1和2》以及《漢武帝》都是在香港上映的,國內沒上映,難道是這兩部片子帶火了他?

張向陽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之前他在國內火了一把,其實跟黑紅差不多。直接就是別人的噩夢。

不僅沒有給他帶來名與利,還差點把他害死。這種紅,實在讓人喜歡不起來。

但是沒想到在香港能火,“所以說我現在也是個名人了?”

李世榮哈哈大笑,“那當然!”他揶揄道,“我跟你說,我有個朋友,是個女富婆,說想花五百萬包你一晚,怎麽樣?你有沒有興趣?五百萬哦,得夠你掙上好些年的。”

張向陽黑了臉,“沒興趣!!!”

李世榮在電話那頭聽到他隐含怒意的聲音,更加樂了,“我跟人家說,你是個吃軟飯的。她就跟我說,等你什麽時候踹了你的金主,記得去找她。”

張向陽,“……”他什麽時候成吃軟飯的了?

作者有話要說  成名啦啦啦!!!

第 168 章

張向陽百思不得其解。

李世榮也不再逗他, “我剛剛跟你鬧着玩的, 是這樣的,我有個朋友,她想找你拍一款摩托車廣告,怎麽樣你有興趣嗎?”

張向陽眼睛一亮,嘴巴都翹得高高的,“真的假的?”

這是真的紅了?是吧?是吧!要不然怎麽會有人請他拍廣告呢。

李世榮見他不信,心裏暗想這人瞧着挺成熟,其實心裏還是有樸實那一面的, “當然是真的。你和王遠山一起拍,上演電影裏的那一幕,警察套他話那一幕。”

張向陽怔了怔,随即想到, 電影裏有一幕,他這個卧底在珠寶案被盜後,被抓進警察局, 警察想要尋他的破綻,他想跟警察打官腔。表面上沒有什麽問題, 但其實兩人的臺詞都是些暗語,他主要是告訴對方,警察內部有卧底。兩人把內鬼揪出後, 他成為了警察的線人。

這個場景後來反複回憶過好幾次,每一句都是有深意的,算是電影當中最精彩的一幕。

張向陽立刻想到估計他們是把對話給了的, 比如說“內鬼跑得太快了怎麽辦?當然是摩托!”

“那廣告費有多少錢啊?”雖然張向陽前世沒紅過,可他到底是混這個圈子的,一些大牌明星的廣告費都能拍一部網劇了。

他現在還缺不少錢,想再拍一劇古裝劇。

李世榮倒是很能理解他的心情,當演員嗎?肯定是為了紅的,縱使張向陽再敬業,也有點自己的小心思吧。他能理解,笑着道,“按照你們倆這個知名度,可以出到二十萬。你們也別嫌少,這個價位不低了。”

張向陽顯些把手裏的話筒砸掉,二十萬?這個錢放在2018年就相當于是四百萬了,那些二線明星才有的待遇吧?他沒想到自己居然一夜之間擠到二線去了。

張向陽呵呵笑,“我不嫌少,挺好的。對了,什麽時候拍啊?”他迫不及待想要拿到錢了。

只是随即他皺眉,不對啊,他現在是屬于藝術團的,所以這些錢……

果然,李世榮下一秒就回道,“哦,我讓她跟你們團簽合約,溝通無誤後,你們就能拍了。”

張向陽呵呵達,他能不能反悔。二十萬啊?估計到他手連一萬塊錢也沒有。

想想之前李世榮請他們演戲,付給藝術團那麽大筆錢,他們拿到手的,除了每個月五十來塊的工資就是不超過八十塊的津貼。連十分之一都沒有。

這……這好像比簽演藝公司還不如啊。

“三弟,你這是幹啥呢?”張向民從外面走進來,看到他坐在書桌前一直發呆,忙推了他一下。

張向陽回神,這才發現電話那頭已經挂掉了。他手裏卻還拿着話筒。

張向陽重重嘆了口氣,煩躁地禿嚕下自己頭發。

張向民以為他出什麽事了,忙拉着凳子坐到他旁邊,關切地問,“你怎麽了?”

張向陽苦着臉,伸出兩根手指,“我發現我自己是個掙錢機器,但是我卻連零頭都撈不到。”

他說得模棱兩可的,張向民自然是弄不明白,想了想,以為他開的廠子遇到什麽問題了,不由得瞪大眼睛,“不會吧,還有人敢貪你的錢?”

張向陽以前在會計上出過事,所以挑的會計都是非常信任的,而且還不止一個,互相監督。每筆打款單都要廠長簽字才能提錢。否則就是貪污公款。

所以這幾年,一分錢都沒差過。

張向陽見他想岔了,嘆了口氣,“不是。是香港有個老板想請我拍廣告。但是我是屬于我們藝術團的,所以掙再多錢,也跟我沒關系。”

張向民也有些好奇,“多少錢啊?”

他知道張向陽的兩個廠子在央視和人民日報都打過廣告,價格高得離譜。如果他去拍的話,應該更貴吧?

張向陽一巴掌豎到他面前。

張向民撓頭猜測,“兩千?”

其實他已經猜得很大了,按他的想法兩百其實就夠多了。但是兩百塊應該不足以讓三弟心疼成這樣。所以他猜兩千。

張向陽搖頭。

張向民瞪大眼睛,聲音都有點發抖了,“兩萬?”

張向陽再次搖頭。

這下子,張向民都不敢再猜了,他結結巴巴地看着她,“二……十……萬?”

還沒等張向陽說話,他自己就把手搖成波浪鼓,“不可能,不可能,誰會這麽傻啊,居然出這麽高的廣告費。”

張向陽盯着他的眼睛,表情嚴肅又認真,“是二十萬。”

張向民的嘴巴睜得老大,一顆雞蛋都能塞得下的程度。

他腦子在這一秒好似不能思考了,呆愣當場,“真……真的假的?”

“真的,千真萬确!”張向陽揉了揉腦袋,“哎,早知道我就不問李世榮了,知道這麽多的錢,卻不屬于我的,我心裏難受死了。”

“哎,別想了,那麽多錢是交給國家,交給你們領導,又沒有被人貪了去,你知足了吧?”

張向陽“……”這是勸他嗎?他怎麽沒聽出來啊。不過經過大哥這一攪和,他的心倒也不痛了。就像他大哥說的這樣,好歹錢是交給他們藝術團的,也能給同事們發工資,不至于一直打白條。

“我也只能這麽想想了。”不然還能咋地,跟領導鬧嗎?量他這個膽兒,也不敢!

張向民見他恢複如初,拉他起來,“別蹲着了,幫我看看這東西怎麽定價吧?我以前也沒賣過。”

張向民已經去深圳出了好幾趟車了,運了好幾種産品回來。塑料盆,鐵制品(如鍋,剪刀,農具之類的),書本紙筆,服裝等一系列不容易變壞變馊的東西。

張向陽跟着他進了倉庫,仔細打量這些東西,很快就把自己的想法說給他聽,“咱們先在東江晚報上打廣告。價格的話,我來定。比如說這個塑料盆進貨價是八分錢一個,買兩百個,咱們批發價是兩毛,買五百個,批發價就是一毛八,一千個,批發價是一毛六。數量越多,價格越低。但是最低也只能到一毛四了。要不然咱們該沒有利潤了。”

賺的每筆錢都得上稅,這也算在成本裏面。

張向民聽得非常認真,記錄在本子上,“你說得對。”

而後把筆紙遞給他,讓他算各種物品的價格,“以後我們就按照這個來。”

楊素蘭也從外面進來,“你們弄得怎麽樣了?”

張向陽笑着道,“挺好的。準備明天就在報紙上打廣告。”

東江晚報就不如人民日報那麽吃香了,廣告費省了一大截不說,甚至都不需要排期。

張向陽掏出手表看了眼時間,“你們倆先瞧着,我去照相館那邊喊兩位師傅過來照相。”有照片才好吸引人過來看。

張向民點頭。

楊素蘭摸着這些東西,“這麽多東西,一天不賣出去,我就心慌。就怕砸在手裏。”

張向民被她這麽一說,心裏也有點害怕,“你別瞎想,咱們還沒開業呢,你說這麽不吉利的話,太不合适了。”

楊素蘭猛地拍了下自己的嘴,“對!對!你看我這張破嘴。”她想了想,“那我明天過來幫你的忙。”

張向民納悶了,“你那鋪子不是正在裝修嗎?你有時間過來?”

楊素蘭要做化妝品,但那個房子是土坯房,所以她把三間房子靠近馬路的那間推倒重蓋了。

楊素蘭擺擺手,眼睛盯着這一倉庫的東西,“他們正着蓋呢,我先過來看看你這邊。你這把咱倆攢的家底都掏出來了,我能不過來看看嘛。”

楊素蘭那間倒是沒花多少錢。她的貨可以直接從化妝品廠裏拿,因為她和張向陽的關系,也不需要提前付錢,用賒欠的就成。

第二日,不僅是楊素蘭過來幫忙了,就連張二梅和根寶也過來幫忙。

張向陽看到兩人還愣了一下,“你家的店不管啦?”

張二梅笑着擺手,“沒事,我們把店關一天,看看你們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她伸頭朝倉庫裏瞅了一眼,除了熟悉的幾人,就再也沒有旁人,“現在還沒客人上門嗎?”

張向陽見幾人都盯着他看,安撫道,“急啥啊,晚報晚報,哪那麽快就出來啊。”

正說着話,有個瘦小的男人拿着報紙走了過來,張向陽忙迎了上去,“你是來看東西的?”

“啊!對,我看到報紙上說你們這裏可以批發東西,我就來看看!”

楊素蘭臉上笑開了花,忙走過來迎客人,“有的,我們才進來的貨,你想批些什麽呀?”

“你們這都有什麽啊?”

“多着呢!”楊素蘭推開倉庫的門,讓客人自己看。

“啊!這麽多東西?”男人瞠目結舌,他捏了捏自己的口袋,有點不好意思,“可是我錢不多。”

“沒關系,你可以先試着進一兩樣,試試看賣得怎麽樣,好了再說!”

男人點了點頭,看向那五顏六色的塑料盆,“這邊的盆怎麽賣?”

楊素蘭早就把價格記熟了,忙報了價。

男人心裏很滿意,比他獨自去深圳拿貨便宜多了。

做批發的這一行都是拿貨越多越便宜。男人去深圳一次只能帶一千個,除去來回花費和浪費在來回的時間,算下來,并不比從張向陽這邊拿便宜。

他當即就定了兩百個試試水。看衣服漂亮,他又定了一百件。衣服這邊起批件是一百件,所以付完錢,他身上所剩無幾。

“你們這能送貨上門嗎?”男人是一個人來的,“我原本是過來找工作的,無意之間看到你們的廣告,所以想拿些回家賣試試。我是楊淮縣的。離這也就五十裏的路。”

張向陽其實很想送貨上門,可他們那麽大的卡車去送貨,這不是大材小用嗎?而且還那麽費油。

張向陽剛想拒絕,只聽門外有毛驢聲響起,張向陽心裏一緊,回頭一看,果然是張大隊長來了。

楊素蘭笑着道,“你可真趕巧了,我公爹剛好趕毛驢過來,可以送你去。”

張大隊長聽到他們的交談,問了下大兒子,便爽快答應,“成啊,我給你運回去!”

男人朝他一個勁兒地道謝。

張向民清點東西過去,男人交了錢。楊素蘭收起來。記了賬。

張向陽和張向民幫他把東西搬上毛驢車。

等他們走了,張向陽突然道,“我看咱們得買輛拖拉機了,要不然這也太不方便了。”

“暫時沒錢,還是不買吧。如果有生意,我去火車站那邊找人過來幫忙。”張向民擺了擺手。

張向陽想了想也對,車買來,豈不是還得要他大哥開,那他開卡車去深圳的時候,拖拉機由誰開呢,還不如直接讓外面人幫忙呢。至少運費啥的,就不是他們的事了。

因為這一茬,接下來就有好幾波上門來看貨,每個人訂得都不太多。可能是因為手裏資金有限吧。張向陽也能理解。

直到後天來了一個小夥子,聽說定的多能便宜,于是把剩下的塑料盆全給包了。張向陽和張向民都呆住了。

見他付了錢,把東西運走後,張向陽在心裏暗暗咋舌,“估計這也是頭一批富起來的人。”

塑料盆沒有了,張向民也不能再等其他東西的銷售情況了,當天就開卡車往深圳去了。

至于這邊,張向民特地招了幾個口才好的小夥子過來幫忙。楊素蘭在旁邊看着,倒也不怕出什麽亂子。

等鹹菜分廠蓋完之後,張向陽就離開了東江縣。臨走時,他特地回了趟銀杏村。

張母得知他要走,十分不舍,“那你什麽時候再回來?”

“大概等年底吧。我馬上又要拍電影了,您可以去電影看我演的電影。”張向陽笑着道。

張母笑罵道,“你可甭提你演的那個電影了,差點把我們村的人吓死。現在那些小孩都不敢往你面前湊呢。”

張向陽呵呵笑,跟她閑聊了一陣兒,就背着大包小包,坐上張大隊長的驢車,到了火車站。

張大隊長叮囑他,“一定要好好幹,千萬別忘了你當初想報電影學院的目的。”

直到上車後,張向陽才想明白,原來他爹是在告誡他不要被財迷花了眼。

他不由得怔住。想到那五十萬的廣告費。是啊,他好像有點太過在意金錢了。

他不該這樣啊。他明明是喜歡演戲,所以才幹這一行的。名利都是附加價值,從來不是他的第一追求。他似乎一葉障目了。

張向陽不由得有些汗顏,自己活了兩世的人,居然還會犯這種糊塗,當真是太不成熟了。

當他回到北京,何方芝接到他的電報,親自過來接人。

瞅着他的氣色這麽好,還暗暗納悶,他居然一點也不生氣,可真難得。

第 169 章

四月初的北京城還是有一點點冷的, 張向陽卻絲毫感覺不到。

他握着何方芝的手, 跟她說起這兩個月家鄉衆人的變化。

何方芝饒有興致的聽着,一點也不覺得厭煩,“那這麽說,再過兩個月,你那姐夫就能下地行走了?那挺好的。”

要她說張二梅真是有點缺心眼。教育男人也沒必要拖這麽久啊,孰輕孰重都分不清。

張向陽對張二梅的改變挺高興的。以前的她脾氣太壞,經過這一茬變故,俨然改變不少, 也願意心平氣和跟他大哥大嫂相處了。左右兩家也沒什麽經濟往來,現在這樣我忙的時候,你幫幫我,你忙的時候, 我幫幫你,就挺好。

何方芝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你二姐就沒想去找妹夫姥爺家算賬?”

以張二梅的性子, 她不應該這麽輕輕松松就把人給放過了呀?要知道這腿可是花了八千多塊錢呢。這年代用萬元戶來形容人上人,那八千塊錢也能擠入有錢人的階層。

一直忙了這麽多天, 張向陽還真沒想到這個問題。他二姐也沒在他面前提起過。經媳婦這一提醒,還真是。他二姐怎麽可能會吃下這個啞巴虧呢?就算對方沒錢,她也會去對方家裏吵上一架, 出口惡氣的。

這兩人在前面說得熱火朝天,跟在兩人身後的根寶卻是看得眼花缭亂。

北京城的人可真多啊,大街小巷全是人, 這些人怎麽不去工作呢,幹啥一直站在街上唠嗑啊,可真閑。

張向陽越想越覺得二姐有事瞞他,他立刻扭頭去看跟在他身後的根寶,“根寶,你娘說要去你太姥爺家算賬了嗎?”

根寶怔了怔,“我娘之前已經去我太姥爺家找過他們,但是那家比我們家還窮。因為房梁壓到我爹的腿,原本要跟表哥結婚的對象也臨時反悔了。他們家蓋了那間房子,欠了一屁股債。我估摸着咱娘也沒要到什麽錢。她應該不會去的。”

張向陽笑了起來,“估計你娘是覺得罵人還不如多賺點錢,這樣更實在。”

二姐那個店每天都有幾十塊錢的純收入。用幹勁十足來形容都不為過。

他來的時候,二姐還從大哥那裏批發東西放在店裏賣。顯然要把店鋪當成一個雜貨鋪。

張向陽原本覺得有些不倫不類,可又一細想,左右他那店以後也是要重改的,前期怎麽賺錢怎麽來吧。

根寶點點頭,扯了張向陽的袖子,眼睛看向街邊的路人,好奇地問,“那些人怎麽不去上班啊?”

張向陽順着他的視線看去,臉上的笑容緩緩收起。這麽多的人都杵在街上,看來北京倒閉的工廠又變多了。

他暗自嘆了口氣,扭頭問何方芝,“媳婦,北京這邊也開始改革了嗎?”

何方芝看了眼路邊的人,“對,年初八的時候就已經公布了。你不知道?”

張向陽搖搖頭,“我天天監督工地的人幹活,已經好久沒看電視,沒看報紙了。”

何方芝湊到他耳邊,露出神秘的笑容,“那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保管讓你高興。”

好消息?他現在最想聽的就是好消息,他眼睛漆黑如墨,“什麽好消息?”

何方芝笑得很矜持,“你演的那個《漢武帝》已經在央視播出了。李世榮沒告訴你?”

張向陽愣了半晌,沒告訴啊,前幾天剛和李世榮通過電話,他半點也沒透露這個消息給自己,這人說話居然說一半留一半。

何方芝揣摩了下李世榮的意圖,安撫他,“我估計他是想親自過來跟你說吧。他昨天已經到了北京,說是要跟團裏商量拍新戲的事情。對了還有你和王遠山要拍的那廣告,也要同步進行。”

張向陽點了點頭,“成吧。等我吃完飯,就去團裏。”

何方芝覺得此時的他好像被霜打過的茄子似的,蔫蔫的,想了想,給他鼓勁,“你是不是不想拍新戲啊?”

“當然不是!”張向陽嘆了口氣,“我是在發愁拍完這部警匪片,我是不是只能休息了?”

警匪片的布景比古裝戲要簡單,拍攝周期也不長。張向陽想鑽研更多的角色,不想讓自己閑下來。

說着說着,三人就到了家。

三個孩子都去學校上學了,只有李嫁一人在家。她已經做了一桌子的菜就等着何方芝接到人回來吃呢。

等幾人洗完手後,何方芝看向張向陽,“如果你想拍的話,那就拍吧。”

張向陽左思右想,都沒能想到好法子,“資金不夠啊,而且聽李世榮的意思,他暫時不想再投拍電影,他要搶占內地市場。”

全球連鎖的超市可不止永潤這一個牌子,像家樂福,沃爾瑪等等都是國外數一數二的大品牌,他們資金雄厚,實力比李世榮還要強。

李世榮要想讓永潤在內地站穩腳跟,只能跟他們比快。

張向陽能理解李世榮的想法,所以也不強求。只是他現在要拍電視劇,恐怕只能自己想辦法了。

何方芝想了想,就目前來看,即使他們找彭家木和馬大順一起投資,都未必能拍成,她安撫道,“現在資金不夠,可以等這部警匪片上映再說啊。也許它像之前那部《卧底警察》一樣火爆呢。”

張向陽搖頭苦笑,“這種事情怎麽能碰運氣。《卧底警察》的成績算是數一數二的。未必能達到。”

“你先別洩氣,也許就火了呢,我覺得劉導的片子票房都不差的。”何方芝對劉國藝很有信心,他拍的片子有爆點,有內容,看着讓人印象深刻。

張向陽倒是沒有再想,左右想了也沒用,倒不如等結果出來,說不定真能碰碰運氣。

第二日,他獨自去了團裏報道。

團長先是跟他說起劉導将要拍的作品,又說起他和王遠山将要拍廣告這事兒。張向陽因為早知道,所以也沒什麽反應,接受得很平靜。

只是接下來,團長就問,“你之前想跟團裏一起合作拍電影,現在還有這個想法嗎?”

張向陽搖頭,“沒有。”

他媳婦說的對,拍了之後,無論能不能火,錢都拿不回來了。他何苦折騰。

團長見他這麽快就拒絕,請他坐下說話,“我跟你說,咱們北京這邊已經改革開放了。咱們藝術團也改了。”

張向陽腦子都懵了,“啥意思?”

團長尋思他才回來,便跟他解釋,“我下個月就要調到八一制片廠了,以後不僅負責拍電影,還負責發片,到時候電影賣的錢跟電影院按比例分賬。”

“這?”張向陽瞠目結舌,這還真是從根上就改革了。他蹙了蹙眉,“那這個藝術團呢?”

團長嘆了口氣,“以後就歸于央視下面的一個小團。我們正在篩選有演技的演員,準備調到八一制片廠去,我思量着你應該會跟去吧?”

張向陽忙不疊地點頭,他當然要跟去。去了制片廠,那就有更多的機會拍戲。這可真是太好了。

“不過我聽說八一制片廠也沒什麽錢。所以頭一部電影,我還是要自己想辦法。”團長目光灼灼,一直盯着張向陽。

張向陽秒懂,所以他就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了,他舔了舔嘴唇,“那要多少錢?”

團長笑了笑,“不多,只要兩百多萬就夠了。”

“什麽電影居然只要兩百萬?”連警匪片都要三百萬,這部電影預算居然只要兩百萬,也太少了吧。

“我已經選好本子了,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拿回去看看。”團長從自己手架上取出一本書,名字叫《柳源鎮》。

“這?這是一本?”張向陽沒想到團長第一部 要拍的作品居然是改編的。

團長神色還有一絲悵然,“對!四年前,這部電影就獲得第一屆矛盾文學獎。在文藝界有很高的知名度。我準備起用許英和你當男女主。導演的話,暫時還是由劉導來擔任。第一部 電影,得開個好頭,多賺點錢才行。”

張向陽驚訝地看着他,又指指自己,“我?”他沒想到團長會讓自己當男主角?他懷疑地眼神看着團長,“您該不會想拉我投資,所以才把這個機會讓給我的吧?”這種潛規則在後世簡直就是家常便飯,但他沒想到在這年代,居然也能碰到。

團長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你說得這叫什麽話。我聽劉導說你特別有上進心,何着你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