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淑慎公主 - 第 102 章 為妹讨婚

允礽忌日過後不久,柔福晉在一次睡夢中與世長辭,待竹兒和菊兒發現之時,她安詳而笑,毫無反應,看上去像只是睡着了一般。任憑誰叫喚,都無反應。

璟珂和弘曣趕到的時候,竹兒和菊兒已為柔福晉的遺體蓋上了紗巾。

“額娘……”璟珂跪在**榻旁,沉痛悼念柔福晉,回想着過去的點滴,心中加倍哀戚。

觀音保輕輕抱着泣不成聲的璟珂,安慰着:“別哭了,額娘走的時候是快樂的,想必沒有經受太多苦痛。”

“姐姐,你別太傷心了,保重身子要緊。”弘曣心情沉痛,仍不忘安撫着璟珂。

柔福晉的喪事并沒有辦得太隆重,雖說雍正追了柔福晉和碩理密親王側妃的封號,位同弘皙生母李佳氏,但璟珂的意思是,逝者已矣,再多的場面也是給生者徒添傷悲。柔福晉生前不喜熱鬧,喪事也一概從簡即可。

停柩多日,擇日璟珂同觀音保和弘曣扶靈至鄭家莊,與允礽同葬。

弘皙一家也前來憑吊,還有允礽身邊僅剩的幾位側福晉林氏、程氏、王氏等,也紛紛前來送柔福晉最後一程。

一衆異母姐妹,都到了試婚年紀,因着允礽的緣故,遲遲未尋到好婆家。上門提親的,莫不是些閑散貴族,妄想攀上國戚皇親者。

回宮之後,璟珂心中多少惦念着那些有着血緣關系的異母妹妹,想着尋個機會向雍正和皇後讨恩典。允礽臨終前的囑托,始終是她心裏的大石。弘皙暫且算是平靜,那些妹妹們的婚嫁大事也不能耽擱。

皇後明白璟珂的心情,只嘆息道:“是不能耽誤了。本宮會着人物色好人家的。”

過了一些時日,果不負璟珂所托,雍正谒陵歸來便做主,冊允礽側福晉程佳氏所生第八女璟珞為郡主,定于明年十二月嫁敖漢博爾濟吉特氏臺吉彭蘇克拉氏;側福晉林氏所生第九女璟琪為縣主,定于明年十二月嫁敖漢臺吉七旺多爾濟;媵妾祁氏所生第十二女璟珊年歲最小,且生母已逝,故今起從鄭家莊移居京城公主府,随璟珂生活,待成年,再擇适齡匹配男子成親。

這樣的決定是最好不過的,嫁與本地,無非是同漢人通婚,日後指不定生活何種情形;而外嫁蒙古,卻是享王妃待遇,也算是覓得好人家。璟珂能夠争取的只有這麽多。

璟珂這次讨恩典,讓雍正想起早前被自己逼死幽禁的一衆兄弟,遂命十三爺怡親王等查八旗世職有以絕嗣除爵者,許以族人紹封。

護送璟珂十二妹璟珊的馬車已抵達京城公主府。十二歲的璟珊自幼年生母離世,輾轉先由柔福晉撫養,後随弘皙生母李佳氏一同前往鄭家莊。自李佳氏走後璟珊則跟着弘皙一家,由長嫂理郡王妃烏梁海濟爾默氏照顧。小小年紀經歷各種坎坷,璟珊早就練成了察言觀色的本事。她知道自己現在抱住了六姐和碩公主這棵大樹,日後榮華富貴,都是璟珂所給,她對璟珂的感激無以言表,心中暗暗發誓日後一定要加倍報答。

璟珂讓蕭嬷嬷打掃了後院的房間,騰出來給璟珊住,柔福晉生前的另兩個侍女竹兒和菊兒,也被璟珂派過去照顧妹妹。

“十二妹,不必拘禮,就把這當自己的家。”璟珂親自為璟珊打點好衣服首飾之類的物品。

璟珊自記事以來就在鹹安宮和鄭家莊幽禁之下長大,對眼前的一切不可思議,懷疑自己是在做夢。

“謝謝公主姐姐。”璟珊由衷地給璟珂行了禮。

待璟珂走後,竹兒和菊兒為璟珊收拾行囊,貼身丫鬟莺歌陪着璟珊在公主府裏走着熟悉環境。偌大的和碩公主府,跟鄭家莊王府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京城的繁華更是璟珊第一次所見。

“格格,您可喜歡這裏?”莺歌見璟珊雙目眩暈,知她是被這精致的亭臺樓閣給震撼了。

璟珊贊嘆不已,然而又臉色暗淡下來,嘆氣道:“再喜歡,終究不是我的。”

“是啊,又有幾個能像淑慎公主這般富貴呢?”莺歌自小同璟珊一起長大,璟珊個中心酸,她最清楚不過。此番能得恩準來京城,還是璟珂向皇上求來的,長兄長嫂有自己的孩子,璟珊長期跟着也不是辦法,倒不如跟了她,日後指不定在科爾沁尋個合适人選嫁了。

璟珊想起臨行前弘皙的囑咐,不免輕微愁了眉頭:“以後說話行事都小心點,別忘了哥哥交代的事情。”

“是,奴婢知道了。”莺歌點點頭,不敢怠慢。

前兩日臨行前,弘皙專門找璟珊談話。長兄如父,長嫂如母,弘皙照顧璟珊多年,璟珊心中感激不盡,對弘皙是言聽計從。那日,弘皙告訴她,要尋機會推動璟珂去為自己求得和碩親王之位。

璟珊左右為難,一方面想要報答弘皙昔日恩情,一方面更不願有負璟珂今日大恩。其實她倒是不必這般想,就算弘皙不要求她這麽做,璟珂也會主動幫弘皙讨封,左不過時機不對,眼下并不是最佳時期。

剛剛為廢太子的女兒們賜婚,又立即加封皇長孫為和碩親王,旁人會怎麽想,天下人會怎麽想?大家指不定會猜測雍正有意将皇位還給廢太子一家,更有心者,說不定還會說雍正皇位是名不正言不順,心裏不安,所以才這般大肆封賞。

另外,璟珂還要顧及弘歷的心情。弘歷眼下是雍正朝長子,日後的儲君,他的顏面要顧及。

春季時期,三年一次的秀女大選拉開帷幕,最後一輪采選,皇後拟定了些名單呈給雍正過目,最後,有多人入宮,封為答應的兩人高氏、劉氏,封為常在的兩人顧氏、常氏,都屬漢軍旗出身。此外,還晉了幾個老人的位分,郭常在晉郭貴人,李常在為李貴人,而此前曾經受**一時的海常在由于小産之後失**,并無得到晉封。

新晉秀女當中,答應劉霭暮最受帝**,不僅得了恩賜,與裕嫔**鹹福宮,連續好幾次的綠頭牌都被翻。

與此同時,懋嫔宋琬言染病,漸不出戶,雍正挂記數十年情分,命太醫務必竭盡全力診治。

璟珂這日同皇後去探望懋嫔,只覺她氣色不好,面色蒼白,甚是憔悴。懋嫔當初作為侍妾,為雍正生下了第一個孩子皇長女,又生了皇三女,怎奈兩個女兒皆未逾月殇。多年來,懋嫔始終未晉位分,皇後曾向雍正提議封其妃位,礙于守舊老臣,雍正卻也無可奈何。以來懋嫔出身較低,二來她膝下無子,不宜晉妃位引老臣不滿。

“皇後娘娘記挂,嫔妾知足矣。”懋嫔虛弱無力的聲音,讓璟珂看了難受。

皇後則勸她放寬心,好好吃藥養好身子,懋嫔卻似看淡了世事,對病痛倒是無所畏懼。

“聽說劉答應得**厲害,皇後娘娘可要寬心些。”懋嫔病重,仍不忘安慰皇後。她雖足不出戶,卻也知曉外頭發生的事情。

皇後臉色一怔,随即換上笑容,嗔罵道:“生病之人還不安分,管那些俗世作甚。”

“敏諾,我跟你說真心的。”這次,懋嫔直呼皇後閨名,顯然是要說體己話,璟珂便想着要告退外面候着。

懋嫔則搖搖頭,讓璟珂不必避諱。這麽多年來,璟珂都跟在皇後身邊,她也習慣了,沒必要回避璟珂存在。

“宋姐姐,你想說什麽?”皇後輕輕給懋嫔拍了拍胸口,讓她氣喘些好說話。

懋嫔淡淡一笑,握住皇後的手,認真道:“這麽多年你着實不易,皇上也不是好女色之人,你我皆懂。新人進來,咱們也別太聽之任之,該管就要管。劉氏娴靜,一朝得**引起其他常在答應每每不滿,就有你多費心周旋。眼下皇上就四阿哥和五阿哥兩個兒子,劉氏專**,有孕是早晚的事情,以她的位分是不能親自撫養皇子的,你可早做準備。”

璟珂明白了,懋嫔是怕皇後老來無依靠,為她出主意,讓她效仿當年孝懿皇後撫養雍正一般,将日後劉氏所生之子抱來撫養。

聽聞懋嫔的話,皇後心裏感動,勸她好生歇着,別再費神,“宋姐姐,你的好敏諾都記着。如果不是你,就不會有敏諾的今天。”

“傻妹子,這都是我做得到的。”懋嫔輕聲咳嗽着,面上笑容不減,卻透着些哀傷,“我唯一歉疚的是沒能幫你一起保住弘晖,也沒能保護你腹中夭折的孩子。”

“當年如果我早些察覺年家碧的動作,說不定你的孩子就……咳,咳……”懋嫔愈發激動,劇烈咳嗽起來。皇後忙給她拍着背,只見懋嫔手中的絹子裏竟有些許紅血絲。

璟珂與皇後對視,心知情況不妙,忙叫了太醫進來把脈,索性無大礙,只需懋嫔心情保持愉悅,別憂思過度即可。

“宋姐姐,都過去了,別想那麽多。”皇後含淚笑着,讓懋嫔放寬心些,又細細囑咐了幾句,才帶着璟珂起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