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淑慎公主 - 第 92 章 交輝面聖

璟珂和費揚古過山海關進入河北,又趕了一兩日路程,才抵達北京城。時弘歷即将大婚,此前居于毓慶宮,婚後即要搬去乾西二所。

京城腳下,不宜太過招搖,璟珂蒙上面紗,同費揚古牽着馬匹,權衡再三,輾轉到了怡親王府。王府守衛一開始并不待見璟珂,見其衣衫普通陳舊,便要趕她走。

迫不得已之下,璟珂亮出了先前雍正所賜的金牌,吓得所有守衛跪地請安。管家應聲而出,忙把璟珂和費揚古迎進府裏偏廳,又着人請了十三爺過來。

“十三叔,是我。”璟珂摘下面紗,給十三爺行了禮。

十三爺先前還疑惑是誰拿着金牌上門來,見到璟珂,不禁也吓了一跳:“公主,你不是在科爾沁嗎?怎麽回來了?”

見她只帶了費揚古,又衣着普通,便知道她是低調行事,十三爺不免皺眉:“難道科爾沁出了什麽亂子?”

“十三叔,侄女思前想後,唯有投靠十三叔了。”璟珂說着,便要給十三爺跪下,“求十三叔幫幫侄女,三哥弘時重病,侄女放心不下,必要回來一趟。”

十三爺忙把璟珂扶了起來,嘆氣道:“原來是這麽回事。你未免太過魯莽了。”

“都是我不好,我不該告訴公主三阿哥的事情。”費揚古見十三爺有些發愁,忙把責任攬在自己身上。

十三爺倒也不是怪他們太多,只道:“公主,你嫁過去科爾沁還不足一年,皇上未曾宣召,你私自回京,置科爾沁顏面于何地?”

“費揚古,你先下去休息,本王同公主有話說。”十三爺未等璟珂回話,想起費揚古還在一旁,便着管家領他下去。

“弘時剛被皇上削了宗籍,你這會子去看他,不是擺明了跟皇上杠着?”十三爺也不懂璟珂到底是怎麽想的,每次都要做出頭之人,跟皇上對着幹,惹得雙方都不愉快。

璟珂支支吾吾地,半天才說一句話:“三哥的情形不大好,十三叔心裏也清楚……就因為這樣,侄女更該回來一趟,不想讓自己後悔。”

“丫頭,你是不是受委屈了?”從璟珂一進門,十三爺就瞧出有哪兒說不上來的不對勁。仔細瞧了之後,他才發現是璟珂的氣色面容不大對。就算是連日奔波,也不足以消瘦至此,憔悴異常。十九歲年紀的璟珂,怎至于這般頹然,定是科爾沁那頭讓她過得不自在了。

璟珂并不想告訴十三爺事情,正想隐瞞搪塞過去,轉念想到他日帝後等人也都是瞞不住的,便直說了順兒的事情。

“你這是給自己找罪受啊!”十三爺嘆息着搖了搖頭,甚是無奈,“你的許多姑母、祖姑母,又有哪幾個肯主動為額驸收了試婚格格?旁人贊許你大度,如今你也只能自己承受了。”

不過,十三爺又繼續補充了一句:“這事,科爾沁始終過分了!”語氣甚是諷刺與氣憤。

堂堂大清公主,居然在家宴上被所有人晾在一旁,這樣的事情若是被皇上知道了,豈能就此罷休!十三爺愁眉不展,想着怎麽處理這事情可以讓所有人的臉面都好過一些。

“十三叔,我沒事的。我這次回來就是想看一下三哥,并無其他。”璟珂淡淡笑着,“您不必為我擔心。”

半晌,十三爺想通了,只怕這事瞞不了皇上太久,說:“今晚你先歇息,明早同我進宮。皇上何等聖明,你真以為能瞞天過海?”

“有勞十三叔。”既來之則安之,早晚都要面對,不如早一些面對。

有十三爺幫襯,這事情就可以順利些了。連日來的勞頓,璟珂終于可以睡一個安穩覺。

十三爺并沒有帶着璟珂進宮,而是帶她去了自己的交輝園。這是怡親王的禦賜花園,平日裏除了特別的來賓,其他人是沒有機會來這麽漂亮的園子的。

璟珂琢磨着十三爺的用意,若是貿然帶她進宮,恐怕會惹出不必要的麻煩,索性不如請皇上出宮,這樣方便的多。

事實證明璟珂猜得沒有錯,十三爺以避暑逛園子為由,請了帝後一同前來交輝園,賞荷飲茶。

“怡親王這園子好生雅致,本宮巴不得常來呢。”皇後欣賞着一處處精致的亭臺樓榭,不免感嘆着。

十三爺笑道:“皇後嫂子若是喜歡,可随時前來,只消皇兄應允。”

“你別聽她玩笑話。”雍正微微一笑,正巧走了挺久,便尋了一處亭子坐下歇腳。

十三爺命人上了糕點清茶,讓帝後品嘗:“皇兄,皇嫂,嘗嘗味道如何?”

帝後瞧着這清雅顏色的糕點甚是眼熟,見十三爺又一臉期待地等着他們品嘗,都疑惑地取了一塊送入嘴裏。

咀嚼片刻,皇後又飲了口清茶,熟悉的味道立刻讓她心潮澎湃,眼睛發亮,激動地看着十三爺:“十三弟,這……你是從哪裏尋來的?只有璟珂才會做這樣的糕點,沏這樣的茶!”

雍正聽皇後這麽一說,細細咀嚼着,仿佛真是出自璟珂之手。

“這糕點甜兒不膩,入口清爽,定是用了茉莉花瓣,是璟珂最喜歡做的一道!”皇後仔細給雍正解釋着,又捧起那杯清茶,“皇上您看,這茶色清透,沒有半根茶梗,入口有一絲清甜,是荷葉晨露所泡!除了璟珂,還有誰有這般心思?”

“十三弟,這是怎麽回事?”雍正也愈發奇怪,他似乎覺得璟珂就在他們周圍。

十三爺笑着屏退了所有人,拍了幾下手掌,璟珂恭恭敬敬地由另一頭長廊過來,俯身磕頭跪拜帝後:“兒臣叩見皇阿瑪,皇額娘!”

“璟珂!果真是你!”皇後欣喜萬分,“騰”地站了起身,上前扶起璟珂,前後打量了她,心疼不已,“這才幾個月沒見,怎麽瘦成這樣!”

雍正玩味地摸索着茶杯,語氣平淡道:“說吧,怎麽回來了?”

璟珂忙又跪了下去,眼淚“啪嗒”就落下,哭道:“兒臣未得皇阿瑪宣召,私自回京,但求責罰。可是,兒臣擔心三哥……”

“啪——”雍正氣憤之餘,将手中的茶杯扔擲出去,差點砸到璟珂,好在茶杯只落在璟珂身邊的空地。

“皇兄息怒!”十三爺見雍正發怒,忙單膝跪地,“公主不怕皇兄責罰也要回京,正是重情重義的體現,這難道不是先帝和皇兄皇嫂平日裏所教導嗎?皇兄何故如此動怒?”

“你真是太不知天高地厚了!”雍正冷冷地瞪着璟珂,“如若方才你是說科爾沁之人給你難堪讓你委屈,朕可以不追究你私自回京的罪,可是你竟然是為了……你眼裏還有朕嗎!太讓朕失望了!”

皇後忙過去雍正旁邊,好言笑勸道:“皇上,公主正是眼裏有皇阿瑪有皇額娘,才會讓十三弟牽線禀明我們。難得女兒回來,您就別生氣了。”

“哼!”看上去雍正氣消了一些,讓怡親王先起了身,又瞥了璟珂一眼,“做得大清公主,就要經得起那些委屈!科爾沁的人再有不是之處,你也不該就此不聲不響走人。朕可以為你責科爾沁,但不能為你與整個蒙古為敵。”

“女兒知錯了。”璟珂委屈地低下了頭。她回京真的只是為了弘時,無奈十三爺、皇後甚至雍正都認為她是受不了科爾沁額驸一家才賭氣回家。眼下弘時的事情是不能提了,只能過後再打算。

“今日這茶點,朕吃得高興,就不再追究你了。”說着,雍正又往嘴裏送入一塊茉莉花糕。

璟珂慶幸地舒了口氣,不枉費她一大早就起來忙活,幾乎把整個怡親王府的丫鬟都叫去荷塘采集露水。

十三爺見雍正不再動怒,便笑道:“皇兄,既然公主都回來了,科爾沁那頭想必也瞞不了太久……”

“你代朕寫個折子送過去,跟他們說公主是朕秘密召回的,也提醒他們這是朕的女兒!”雍正威而不怒,着十三爺盡快把事情給辦了。

其實密探當時彙報消息的時候,他和皇後都十分生氣,認為科爾沁的人欺人太甚,但氣消之後,又想着這畢竟是外嫁女兒的家事,何況璟珂并無告狀訴苦,也不好插手,只能作罷。

皇後笑顏逐開,拉着璟珂一同坐下,喜道:“皇額娘還以為再也見不到女兒了。璟珂,受了委屈還有皇阿瑪和皇額娘,你怎麽一聲不吭的?何況,那瓜爾佳氏留着為奴為婢也就罷了,你還讓額驸收了她,別人會怎麽說你?大家都以為你是好欺負的!”

“行了,還說那些煩心事做甚!”雍正本就是來交輝園圖個清靜,不想再多提科爾沁的事,“他們當初只是要先帝給一個郡主,如今朕給他們的是公主,他們再這般無禮,朕自會做主!”

皇後笑着應和着,又同璟珂絮絮叨叨聊了許多許多。

雍正看在眼裏,心裏在想自己到底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當初本以為讓璟珂遠嫁,遠離宮裏的鬥争,對她是好事,如今瞧着,未必如此。

璟珂要觀音保收了瓜爾佳氏,他跟皇後一早就料到的。無奈祖宗規矩如此,試婚格格在所難免,先帝的衆多公主,性格潑辣張揚的如榮憲、溫憲、恪靖,溫和柔弱的如純禧、端靜、溫恪等,又有哪個會因為妾室而被夫家當衆羞辱!

此番就算璟珂不想大動幹戈也無法了,因為她實際上是皇上的長女,代表的是皇帝的顏面,是大清的威儀!哲娅福晉婦人之見,未曾深遠謀略。老臺吉想必已經悔不當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