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淑慎公主 - 第 73 章 避暑

雍正排除異己的行動接二連三開始了。

首先,是诏責自恃功高的年羹堯未能撫恤青海殘部,倘有一二人逃入準噶爾者,必重罪之。二月,當衆指出允禩等人犯的罪行“國法難容”,只因“欲保全骨肉,不事深求”。

在雍正三年三月時候,出現了“日月合璧,五星聯珠”的所謂“祥瑞”,群臣稱賀,年羹堯也上賀表稱頌雍正夙興夜寐,勵精圖治。但表中字跡潦草,又一時疏忽把“朝乾夕惕”誤寫為“夕惕朝乾”。

這樣大不敬的舉動令雍正勃然大怒,一度要懲治年羹堯。在華貴妃的再三求情之下,雍正暫時擱置了對年羹堯的處罰。不過,到了四月,雍正還是解除了年羹堯川陝總督職,命他交出撫遠大将軍印,調任杭州将軍。

經此打擊,華貴妃的身體一落千丈,只能日日靠藥物吊着最後一口氣。雍正想必也懊悔太早動年氏一族的事了。不過這也只能說是年羹堯咎由自取,殊不知功高蓋主本就引帝王忌諱,他仍不收斂,據說朝堂之上還同十三爺怡親王胤祥公然叫板。

璟珂暗自笑其不自量力。雖說年羹堯是雍正的大舅子,畢竟是外戚身份。而怡親王何許人也?是與雍正一同長大的十三爺!年羹堯沒有揣摩清楚這些各種利害,被懲罰之後恐怕還在叫冤枉。

“貴妃妹妹的身子可不見好,倒是把庫房裏朝鮮進貢的高麗參給她送去罷。”

這日景仁宮裏各宮妃嫔本在商議着圓明園避暑一事的安排,唯獨缺了協理後宮的華貴妃和一向獨來獨往清高不凡的寧嫔,皇後為表大度賢惠,便當衆吩咐人将珍貴的高麗參給華貴妃送去。

懋嫔微微笑着道:“主子娘娘考慮得周到。這貴妃的身子金貴得很,這下年氏一族行了差錯,貴妃受了打擊,可得養上個一年半載。”

“皇後娘娘,恕嫔妾多嘴,貴妃在病中,這八阿哥也不好由貴妃帶着吧?”郭常在悠悠說了句,正中皇後的心思。

皇後本就有意尋個機會借他人口中說出想法,郭常在是個聰明人,果然見皇後眉梢帶喜,輕輕撫了下耳邊的墜子,說:“郭常在好些日子沒見着皇上了吧?”

“豈敢,豈敢。”郭常在起身行了個禮,方才坐下,“皇上日理萬機,平日甚少踏足後宮。不論是哪位姐妹伺候皇上,只要能讓皇上開心,不就是讓大家開心了嗎?”

“郭妹妹好生會說話。”熹妃皮笑肉不笑地瞥了郭常在一眼,又回頭對皇後道,“皇後娘娘,圓明園避暑,總該給新人一些機會。咱們這些老人,要麽都是帶着孩子,要麽都是體弱。不妨,讓新人一同前往?左不過是開銷方面節制一些。”

坐在皇後身邊的璟珂默默地聽着她們的談話,有種身處槍林彈雨的感覺。

齊妃輕咳了兩聲,臉上的脂粉有些不服帖地被皺紋勒出一條條細致的線,不禁讓人覺得像是個塗了白面的小醜。

“乳母婆子就要一大堆,再加上宮女太監,這開銷可不便宜。”齊妃說的倒是實情,雍正一直崇尚節儉,皇後也一律在後宮要求盡量少着名貴珠翠。一趟避暑就要花去多少流水銀子,心裏盤算一下就足夠驚人。

璟珂便笑盈盈地說道:“其實,各位娘娘也不必煩心,去圓明園避暑本就是讓皇阿瑪休養,這錢理應花得,還值得。只是,總不能把整個後宮都搬過去?所以,璟珂愚見,皇阿瑪身邊伺候多年的各宮主位理應跟着,其餘的,挑一兩個得力的,最重要是皇阿瑪喜歡。您看是不是?皇額娘?”

璟珂說着,回頭對皇後微笑了一下,又繼續道:“節儉是美德,先帝在世時候就一直提倡後宮要與前朝配合,節源開流,把錢花在刀尖兒上。眼下十三皇叔去勘察水利,紫禁城裏總該有人監國,皇阿瑪才能無後顧之憂好好在圓明園裏頭避暑。”

“二公主說的極好。只是這監國之人可不是我們能決定的。後宮不能妄議朝政。”懋嫔委婉地提醒了璟珂僭越了。

璟珂尴尬地撓撓腦袋,笑道:“懋娘娘教導的是。其實,監國之人不是很明朗嗎?”

“行了,不說那些了。”适當時候差不多了,皇後打斷了璟珂,心中有了主意,“華貴妃身子不爽,恐怕經不起折騰,本宮自會奏明皇上的。熹妃,齊妃,裕嫔,懋嫔,你們自然要跟着,阿哥公主都帶上。”

“是。”幾位被點名的妃嫔起身行禮謝恩。

皇後繼續吩咐道:“寧嫔若是願意,齊妃,你回頭問下她。”

齊妃諾諾應承下來。

“這新人,就不要帶太多了,就挑幾個皇上看得中意的。”皇後琢磨着掃視了一眼打扮得俏麗的常在貴人們,仔細看清楚了,“安貴人,郭常在,張常在,英答應,你們四個跟着吧。”

獲得伴駕資格的四人喜出望外,連連致謝。

其餘人等都一臉失落,只叫自己運氣不好。

自那次讨論會散去之後,沒有被選上的貴人常在們,都像約好了似的,隔三差五的就過來璟珂的宮裏閑話家常。

起初璟珂還是客氣應付,到後面疲憊不堪,只打發了梅兒和蘭兒說自己身子不舒服給回了。

外頭開始傳言淑慎公主是個不簡單的人物,帝後對她的話幾乎是有聽必應。她的一句話就可以決定圓明園避暑的伴駕名單,又是一句話直接就讓雍正考慮了設置監國的人選。

眼下,連齊妃和熹妃都不得不對她刮目相看,兩人的意圖十分明顯,無非都是想璟珂替自己的兒子說句好話,讓璟珂透露出監國的人選是誰。

璟珂一律回話道:“國家大事深宮女流怎懂許多?皇阿瑪自有主張。”

愣是把齊妃和熹妃都給不客氣地請回了。

雍正聽着蘇培盛的彙報,不由得笑了起來:“這丫頭還是這樣,從來不會想說了什麽做了什麽,後果怎樣她也不管。”

“這不正是公主的可貴之處嗎?”蘇培盛堆笑着哈腰道,“主子們有時候不方便言說不方便做的事情,公主總是不顧自己幫主子解決了煩憂。萬歲爺不就是喜歡公主這一點嗎?”

“這丫頭啊,若不是頂着個公主頭銜,身首異處恐怕都不曉得。”雍正嘆氣道。

蘇培盛笑着勸道:“萬歲爺也莫要擔心,有您罩着,誰敢欺負公主?”

“也是。”雍正說着,嘴角揚起一絲邪笑,似乎想起了什麽,“對了,鄭家莊那裏怎樣?”

“說來也奇怪,理郡王回去之後倒是相安無事,不再憤世嫉俗。”幾次探子回來報告的都是弘皙怎樣澆花種菜頤養神性,似乎完全與政治切斷了聯系。

雍正點點頭,繼續道:“你去拟旨,着四阿哥監國。”

“是。”蘇培盛應下,想起了三阿哥弘時,不禁又多嘴問了句,“萬歲爺,奴才多嘴,三阿哥那……”

“哼!”說到弘時,雍正立刻就氣不打一處來,他好幾次真懷疑弘時到底是不是他的兒子,處處跟自己背道而馳,前幾日甚至還為了廉親王等人跟他大吵一架,說他刻薄兄弟,冷酷無情。

蘇培盛觸及雷區,悻悻地正要告退,又被雍正叫住:“等會,你待會去公主那裏跑一趟,讓她幫皇後把圓明園避暑的預算賬目列出來。”

卻說蘇培盛剛到璟珂的寝宮裏傳達口谕,璟珂差點沒把吃下去的點心吐出來:“蘇公公,您莫不是诓我吧?”

“奴才就算有一百個腦袋,也不敢拿公主說笑啊。”蘇培盛委屈地笑着,好生勸道,“公主細想下便可明白萬歲爺的用心。奴才先告退了。”

蘇培盛走後,璟珂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讓她列預算賬目?她多久沒接觸過金錢了,一下子讓她來弄這塊東西,不是要坑她是什麽?

“你傻呢?”一旁沉默的清漪終于開口道,“皇上是要鍛煉你的能力。”

“鍛煉我?”璟珂仍然是不明白,鍛煉她有什麽好處?她日後又不用掌管愛新覺羅家的財政大權,也不需要争奪儲位之類的。

等等,財政大權?難道是……

轉頭求證,清漪點點頭,說道:“對。”她嚴重懷疑璟珂是否智力退化,這麽簡單的問題都想不明白。

沒錯,璟珂距離出嫁的日期不遠了。日後嫁過去科爾沁,她就是草原的女主人了,怎麽能不懂記賬管賬呢?

雍正此舉的确是用心良苦,有意讓她利用這次機會小試牛刀。可是璟珂叫苦不疊的是,她對財務本就一竅不通,更別提精打細算了。誰讓她上輩子是吃喝無憂的富家女?絲毫不需要考慮錢財方面的問題。

當天晚上,皇後宮裏的綠蕊姑姑就給璟珂搬來了康熙朝幾次出巡的賬目記錄,甭說,厚厚一大摞,足夠璟珂鑽研好幾天了。

讓璟珂頭疼的是,這裏采用的仍然是單式記賬法,容易出錯不說,沒有使用阿拉伯數字是最大的問題。遂捧上賬冊開始琢磨,兩耳不聞窗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