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娶長嫂,瘋批軍侯步步緊逼 - 第 5 章 第她要離他遠一點

第1卷 第005章 她要離他遠一點

姜月瑤心髒倏地被攥緊,渾身的寒毛都炸開,他比那煉獄裏爬起來的修羅還要吓人。

她縮了縮脖子,又後退一步,強撐着鎮定卻無法掩飾微微發白的臉色。

可當她揚起頭,那雙通紅的眼睛看着他,眼神卻十分堅定:“我自然知道該如何。”

他微微一怔,倒是沒想到她還敢回嘴,膽子倒挺大,這就是大哥口中的柔弱無依?他娘口中的乖順懂事?

他冷笑一聲,邁開步子繞開她直接離開。

兩日後,淩家收整好了所有的行李,裝車離開。

村民們遠遠的看着,都小聲的議論紛紛。

“這淩家二郎當真是出息啊,如今立下赫赫戰功,封了一品軍侯,我這輩子可是連知縣老爺都沒見過的。”

“我看那姜氏才是真的好命,原本還嫁個病秧子只等着當寡婦,沒曾想這搖身一變,還成了侯府長媳了?”

“誰說不是呢?也就是淩家心善,竟還能容得下她。”有人嫉妒的都要冒酸水了。

“早知有今日,我還不如将我家那丫頭嫁過去呢。”

淩塵從出生就帶病,村裏自然沒人願意把女兒嫁個等死的病秧子,淩塵也不願意耽誤了別人家的女兒,所以一直到二十五都沒有成婚。

直到一年前遇上了逃亡的姜月瑤,為了讓姜家人徹底斷了念想,他才娶了她。

女子艱難,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唯有嫁給他,姜家才沒有理由再肆意安排她的人生。

為此,村裏人都明裏暗裏的嚼舌頭,等着看笑話。

畢竟姜月瑤生了一張好容顔,可惜遲早要當寡婦。

可誰又能想得到,這淩家二郎能有這樣的出息?能在侯府當寡婦,那可是八輩子修不來的福氣!

村裏人也不敢大聲說,淩家已經今非昔比,他們哪兒敢造次?

淩骁策馬走在最前面,淩申不會騎馬,所以坐了馬車,跟在後面。

姜月瑤和林氏同坐一車,在前面,她抱着淩塵的牌位,伸出纖細的手掀開車簾的一角,看着自己居住了一年的村落漸漸遠去。

她有些茫然,不知前路如何。

騎馬走在前面的淩骁忽然回頭,冷冽的眼神掃過來,她立即撂下了簾子。

她屏住呼吸,心裏七上八下,雙手抱緊了懷裏的牌位,可這塊冷冰冰的木頭好像也無法給她安全感。

突然感覺前路不但茫然,還很危險。

她怎麽也想不到,那麽溫柔和善的夫君,會有這麽一個殺氣騰騰的弟弟。

她要離他遠一點。

馬車行至縣城,又轉水路,淩骁包下一條大船,讓淩家一家老小坐船前往燕京。

月瑤第一次坐船,站在船頭看到遼闊的江面,才第一次感覺到世界如此之大。

她忍不住伸手,微風從指尖劃過,涼涼的,像是自由的氣息。

她眼睛亮了幾分,黯淡了多日的眸子終于有了幾分光彩。

可轉念間,她又想到,這樣好的風光,若是夫君還活着,便也能和她一起看到了。

想到這裏,方才眸光又黯然了下來,有些悶悶的立在船頭,雙手扶住欄杆,垂下了頭。

二樓的窗戶大開着,淩骁坐在房裏處理加急送來的公文,一擡眼便看到了立在船頭的女人。

她還穿着白色孝服,耳邊的發髻還簪着一朵小白花,背影纖瘦單薄,好像風都能吹跑。

看到她幼稚的用手摸風,又看到她高興的眼睛亮起來,轉瞬間又黯然的垂下了頭。

不論是戰場還是朝堂,最忌諱喜怒形于色,她倒好,一張臉一天變八百個情緒。

“侯爺,京中飛鴿傳書送來密信,讓侯爺盡快回京,朝中局勢不穩。”

劍霜匆匆進來彙報。

淩骁冷冷的收回視線:“你傳信回去,我半個月內會回京。”

劍霜應道:“是。”

而此時,外面又傳來說話聲。

“大嫂,你怎麽在外面站着?這風多大,回頭吹的受涼了,染了風寒可不好。”淩申走過去問。

月瑤搖了搖頭:“我只是沒見過這麽大的船。”

“我也沒見過,這大船就是穩當,一點也不晃,娘也說能睡得踏實。”

月瑤有些悶悶的:“夫君也不曾見過。”

淩申安慰着:“大哥怎會不知道?咱們不是帶着大哥的靈牌?他泉下有知,一定也很高興。”

“嗯。”月瑤輕輕彎唇,眼裏又有了幾分光彩。

淩骁眉心一蹙,語氣冷肅的吩咐劍霜:“去把淩申叫上來。”

“是。”劍霜有些摸不着頭腦,侯爺怎麽突然不高興了?

劍霜匆匆下樓,去甲板上将淩申請了上來。

“侯爺請三爺去二樓說話。”

淩申一聽這話,便連忙點頭,跟着劍霜上樓去。

月瑤疑惑的回頭,便看到二樓窗戶大開着,而那個煞神一樣的男人,此刻正坐在窗邊喝茶,他分明沒有看她,可她還是覺得一瞬之間如芒在背。

她皺了皺眉,匆匆離開了船頭,回了船艙內自己的房裏。

淩骁瞥她一眼,眸底添了幾分涼意。

很快,淩申便進來了,進門之前,他還緊張的做了一次深呼吸。

“二哥。”他讪笑着邁進來。

淩骁擡眸看他,語氣冷肅:“我聽說你明年準備考舉人?”

“啊,對,先生說,我明年可以下場試試,我也沒什麽把握。”淩申撓了撓頭。

“既然要做的事,就該成竹在胸,畏畏縮縮什麽?”他冷聲斥道。

淩申已經開始汗流浃背了:“二哥說的是。”

“既然要準備秋闱,這半月在船上也該繼續溫書,以後你每日辰時到我這來。”

“啊?”

那豈不是要從早到晚在二哥的眼皮子底下?淩申臉都白了。

淩骁冷眼看他:“你不想學?”

淩申呼吸一滞,連忙擺手:“沒有沒有!我想學的!”

“那還愣着做什麽?”

“我這就去搬書!”淩申一個轱辘奔了出去,生怕慢了一步。

淩骁看着他冒失離開的樣子,眉心微蹙,大哥怎麽教養的,把他養成這副浮躁的性子。

淩父走的早,淩申才三歲的時候便已經去世了。

淩父從前也是個讀書人,只是考了多年都只是個童生,倒是給淩塵淩骁開了蒙,也期望他們能完成他未能完成的狀元夢。

淩塵其實有些天資,但可惜出生就帶病,功名之路自然也是斷了的,所以淩父更看重淩骁,因為淩骁聰明又敏捷,他認為假以時日,二兒子一定能成器。

但讀書是一筆巨大的開銷,淩父去世後,淩塵又病着,淩申又年幼,家裏的擔子落在淩骁的身上,那年他才九歲,已經過了童試,他直接扔了筆杆子不再讀書,幫母親撐起家業。

從此三教九流,他什麽都混。

十四歲的時候朝廷征兵,一個男丁可以抵五年的賦稅,家中拿不出稅銀,他毫不猶豫的就去了。

這一去就是十年,直至今日才回來。

這十年來如何刀尖舔血,腥風血雨,只有他自己知道。

而他不在家,淩塵自然也得擔起教養三弟的責任,看來還是大哥過于寬縱了。

不單寬縱淩申,也寬縱姜月瑤。

想到這裏,他不滿的皺眉。

月瑤住在一樓,和林氏就在隔壁,也方便照顧她。

到了近黃昏的時分,月瑤進廚房想做飯,卻被廚娘給攔下了。

“大夫人使不得,這活兒讓奴婢們做就好了。”

月瑤被人這麽稱呼很不習慣,愣了一會兒才反應過來:“我怕娘吃的不合口味。”

“那大夫人指點奴婢們做吧,奴婢會記着的。”廚娘讪笑着道。

“好……”

等到做好了飯菜,月瑤才去喊林氏起床,請她出來在飯廳用飯。

而小丫鬟則上了二樓,将淩骁和淩申也請了下來。

林氏睡了一覺氣色好多了,月瑤給她夾了她愛吃的菜:“娘也別睡太久了,不然夜裏睡不着了。”

一擡眼,就看到淩骁和淩申走過來,下人們福了福身,退到了一邊。

淩骁走在前面,淩申跟在後面,他一進來,這屋子裏的氣氛都跟着緊繃了許多。

連林氏都不自覺的緊張了一點。

“娘身子好些了嗎?”淩骁撩袍坐下。

“睡了一覺感覺好多了,你忙你的便是,我有月瑤陪着,不必擔心。”

淩骁看一眼月瑤,月瑤低頭夾菜。

林氏看向淩申,責備道:“你二哥夠忙的了,你怎麽還去打擾他?”

淩申滿臉的喪氣,強撐着笑:“二哥讓我在他書房裏溫書,還能教我一些朝堂之事。”

林氏又欣慰的笑了:“那也好,你二哥打小就聰明,要不是你爹走的早,你二哥興許早考上狀元了!”

月瑤聞言忍不住偷偷看一眼淩骁,這麽個殺氣騰騰的人,竟也用功讀過書?

簡直無法想象。

她以為的書生都應該像夫君一樣,溫文爾雅,畢竟讀書人最重禮法。

淩申讪笑:“是,我會用功的。”

淩骁點點頭:“三弟還是很用功的。”

淩申咽了咽口水,強顔歡笑。

在二哥的眼皮子底下,他當然是不敢松懈一點。

一想到這樣的日子還要熬半個月,他就生無可戀。

林氏長嘆一聲:“還好你回來了,不然你大哥走了,這家裏還不知該怎樣。”

“娘放心,往後一切有我。”淩骁沉聲道。

林氏擦了擦眼角的淚:“你從來都是最讓人放心的,等到了地方,咱們安了家,也總算能團聚好好過日子了,三郎好生考個功名,你啊也早日成家。”

林氏說着,感覺日子好像又有了些盼頭:“你這歲數也不小了,都二十四了,也該娶妻了,娶個知冷知熱的媳婦,早日開枝散葉,我也能抱上孫子。”

月瑤心道,誰家知冷知熱的好姑娘嫁這麽個大冰塊子,真不敢想那姑娘以後日子該多難熬。

淩骁目光恰好掃過月瑤,看到她暗暗皺眉,眸底涼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