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淑慎公主 - 第 111 章 早做準備

雍正十年,召鄂爾泰至京,任保和殿大學士,居內閣首輔地位。雍正王朝備受重用的另一大臣在政治舞臺上升起。在不久後的二月又封其為一等伯,準世襲。西林覺羅氏一族自此更加輝煌。

科爾沁一派祥和,絲毫不受京城波詭雲谲的影響。璟珂的十二妹璟珊這日帶着兒子前來公主府做客,一時間公主府好不熱鬧,其樂融融。

“姐姐,你為何不留在京城,皇上定是希望你留在身邊的。”璟珊在弘皙信上看到只言片語,便不大理解璟珂。弘皙如履薄冰,自是希望已經貴為帝女的璟珂念及血緣情分,可以留在京城,一旦言多必失,還可為他說兩句好話。只是璟珊并不明白前朝之複雜,反而天真以為璟珂甘願放棄京城榮華富貴回到科爾沁。

璟珂也不願多解釋,一邊哄着孩子,一邊說:“你不會懂的。”

“是弘皙教你勸我回京吧?”停了片刻,璟珂笑眯眯地擡起頭,讓璟珊冷不丁顫抖了一下。

璟珂已然是笑眯眯的表情,璟珊卻被她方才吓得面色發白,哆嗦道:“姐姐,我不是有意的……我……”

“我也沒怪你。”璟珂“啧”了一句,把孩子遞還給璟珊,“長兄如父,弘皙撫養你多年,你的确不能忘恩負義。”

姐姐能明白自己,璟珊心裏感動極了,正要說什麽,璟珂又打斷她:“你知道當初我為何把你接來科爾沁?”

璟珊搖搖頭,只聽見璟珂繼續道:“你年紀小,不懂是非對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弘皙如願以償尊為和碩親王,朝廷之事誰又說得準?你跟着他,最多嫁給他的心腹黨羽做聯姻棋子。把你接來科爾沁,就是不想你卷進那些是非之中,你怎麽就不懂呢?”

“姐姐!我錯了!”已經淚流不止的璟珊當下便“撲通”一聲跪在璟珂面前,心中懊悔,“我不該幫着哥哥慫恿你,我錯了!”

“十二妹,你和我不同,真的。”璟珂暗自嘆氣着,輕輕拉起璟珊,替她拂了衣裳上的塵埃,“你可以置身事外,在科爾沁好好過你的日子,相夫教子。便是不理弘皙,他又能對你如何了?”

“姐姐……”璟珊抽出手絹擦拭着眼淚。她不是不懂這些道理,養育之恩大于天,弘皙就是把她當棋子利用,她也不能忘恩負義,良心不安。璟珂的苦心她都懂了,所以眼下她是左右矛盾,為難得很。

璟珂讓她坐回原位,讓蕭嬷嬷把幾個孩子帶下去先吃飯,語氣也柔和了許多,“十二妹,你我同出一脈,我們同其他皇家格格畢竟不同,牽扯到政事,日後少不了被責難。我好歹還是帝女身份,可以勉強擋一擋。可是你呢,萬一你出了事,姐姐該怎麽救你?”

“姐姐,你別再說了,我都明白。”璟珊擦幹眼淚,想法明朗,“你放心,我不會再聽哥哥的話。我不會再讓姐姐傷心。”

說服起了效果,璟珂安慰地笑着颔首,便拉上璟珊一同去用午膳。觀音保同費揚古和喀英阿這時候剛好也從馬場回到了公主府,大家齊聚一堂,好生熱鬧。方才的一點小插曲也沒有影響到璟珂姐妹,有說有笑,甚是快樂。

最近戰事緊張,前不久岳锺琪奏準噶爾犯哈密,遣總兵曹勷往援,敗之,賊由無克克嶺遁。

席間說起此事,喀英阿不禁嘆氣道:“準噶爾一向不安分,這漠西若是哪一天和平,便是高枕無憂了。”

“難為了清格格在那裏過着水深火熱的日子。”觀音保飲盡一杯酒,也抒發着自己的感慨。

璟珂想起清漪,心中萬分複雜情緒。當年她為了十四爺一家平安,甘心放棄自己的自由快樂,嫁給一個自己并不愛的人。畢竟是去做郡王妃的,可如今漠西不太平,這郡王妃當得着實是辛苦。

“戰事未緩,和惠公主下嫁喀爾喀從未歸牧便紅顏薄命,哀哉!”既想起清漪,便不由得想起十三爺的掌上明珠,四公主承露。孝敬皇後仙逝之後一個月,和惠公主便在京城蒙古王府病逝,年僅十八歲。她唯一的兒子桑齋多爾濟便由和碩額驸獨自撫養,甚是可憐。

清廷的公主郡主,又能有幾個好命運呢?思及此,璟珂苦笑地又飲盡一杯酒。觀音保見她有借酒消愁之意,忙奪過酒杯,不讓她喝。

璟珂也便不搶,舉起筷子吃菜,一邊招呼着大家都吃飯。

“想當年大清蒙古五宮後妃無限風光,如今卻大不如前,難道是科爾沁人才不濟麽?”喀英阿喝多了些,也開始胡言亂語。

璟珊見丈夫要失言了,忙叫侍從把喀英阿帶下去偏殿歇息,才賠笑道:“他喝多了。”

“無妨。”經喀英阿這麽一嘀咕,璟珂倒是心裏面有了盤算,當下便陷入思考狀。

觀音保和費揚古也大體猜出璟珂要做啥了,笑而不語。過了片刻,璟珂搖搖頭,端起酒杯道:“不想那些煩心事了,來,今朝有酒今朝醉!”

說着,幾個人幹杯一飲而盡。

席間的想法并不是天馬行空,璟珂的确心中已盤算好了計劃,同觀音保商議着從蒙古富貴人家那兒挑選一些個可心的小女孩,親自培養。

“公主,你真打算這麽做?”觀音保未免有些擔心,璟珂雖說是離開了京城,可是她所做的每一件事,似乎已經把她越往朝廷後宮裏頭推。

璟珂嘴角微揚,道:“就當是打發時間解解悶。回雪是否真的得力還不得而知,我得做兩手準備。日後只要弘歷看上我手中的任何一人,我的苦心就不算白費。難道,額驸不想讓科爾沁重回昔日風光?”

“話雖如此,可我擔心你太過辛苦。”觀音保輕輕撫摸着璟珂的臉龐,覺得這張漂亮的臉蛋越來越陌生,陌生到他都快不認識了。在他心裏,璟珂一直是那個身不由己的小姑娘,如今,卻成了個渴望權力力求自保的女人。

璟珂嗔笑道:“你別杞人憂天了。多少親王郡王都忌恨我當年頭一個拿到先帝遺旨,我不早做準備,日後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她這話雖有些危言聳聽,卻也不無道理。科爾沁蒙古雖大,在前朝有個依靠,也是好的。而最有效的辦法,是在統治者的身旁吹枕邊風,這比千軍萬馬的功效來的快,也來的不漏痕跡。

說時遲,那時快,璟珂命蕭嬷嬷等人用找尋小格格玩伴為名義搜羅各家兩三歲的小女孩,并且範圍也不局限在蒙古,連同漢軍旗也沒放過。當然,此舉是在秘密低調進行,并不大張旗鼓。雖然科爾沁有雍正的密探在,璟珂的計劃進行了半個多月,雍正那頭也無任何阻撓,仿佛是有意放任璟珂的做法。

璟珂為了安心,上了道折子恭請聖安,得到的答複便是“甚好”,當下便放心了。

既然弘歷身邊女人數之不盡,倒不如,這些女人由她來選,只要不是狐媚惑主之人,稍加**,倒是可以。

抱養過來公主府的,都是些兩三歲的小女孩,家徒四壁,又知是公主有意栽培,其父母便巴不得送了過來。

有三姐妹皆姓柏,家裏兄弟姐妹多,父母不幸早逝,其中一個還在襁褓之中,蕭嬷嬷見她們寄人籬下受盡欺侮,便都出面帶了過來。璟珂為她們分別起名:采芩、采薇、采桑。而流風則尋了一個滿軍旗的孤女,姓索綽羅氏,小字木華。

幾個小丫頭畢竟還不谙世事,年紀小的很,璟珂讓蕭嬷嬷派人好生養着,待她們長大些再進行教養。畢竟,這是個長期的計劃,不是一時半刻可以收效。

孝敬皇後生前都要留一手,斷了高翎燕的後路。璟珂也如此,她想着蘇回雪雖是成年人,但難保以後翅膀硬了就不把她放在眼裏。而這四個小丫頭則将是由她親手培養,到時候對她則言聽計從多了。

一方風水養一方人,科爾沁培養出的大多是女中豪傑,性子豪爽,但璟珂知道弘歷和雍正一樣,見慣了滿蒙女子的直爽,喜歡更多的則是江南水鄉柔情細膩的女子。故,璟珂讓仆人進關下江南,專門高金聘請了江南舞樂坊的才女、漢家私塾的先生,不遠萬裏接來科爾沁,用心良苦。

“方柔姑娘,來科爾沁住的可還習慣?”

來自江南的方柔,二十來歲,本是小家碧玉,無奈家道中落,夫家退婚,重病的老父親需要照顧,只得在舞樂坊等煙花之地謀生,賣藝不賣身。憑借着自身的姿色和天分,沒多久便成了舞樂坊的紅牌。怎奈鸨母苛刻,每日賺取的錢微乎其微,還要潔身自好,受盡了世态炎涼。璟珂的人觀察了很久,才覺得方柔合适,便出面為她贖了身,葬了剛病逝的父親。

方柔心中萬分感激,便答應随他們往科爾沁來,拜謝恩人。璟珂對她禮賢下士,讓方柔甚是感動,便決定死心塌地追随璟珂。

“公主放心,日後奴婢定當竭盡全力,為公主**四個孩子。”方柔信誓旦旦地打了包票。

璟珂很是滿意,随後又見了幾位私塾先生,大多是家道貧寒,苦于投考無門的才子。一聽說是為公主做事,當下便二話不說偕同家眷一同來了科爾沁。

科爾沁宜人風景,藍天白雲,讓這些江南才子們甚是喜歡,樂不可支。

觀音保已早早讓人建了一所屋子,專門讓這些私塾先生和家眷們居住,而方柔姑娘則與四個小女娃一同住在了璟珂的公主府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