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年耿易陷入絕境之後,夏槐總算能安心留在山莊裏,不用費盡心機地四處跑,而山莊的清麗秀美也令少年整個人都煥然一新。
然而,沒過多久,一個驚人的消息便傳來——年耿易将于三日後被斬首示衆!
朝野上下一片嘩然,年耿易也曾是晔國的肱股之臣,可惜中年誤入歧途,變得貪財好權,可他勢力雄厚,耳目衆多,無人敢惹,如今怎麽會突然锒铛入獄,危在旦夕?
于此,夏槐倒是一點也不感到意外。
因為年耿易曾經告訴夏槐,他手中拿捏着趙謙的把柄,而這個把柄就是置他于死地的關鍵。
它究竟是什麽呢?
原來多年前,趙謙還不過是年耿易手下一個身份卑微的地方官,該地長年幹旱,民不聊生,皇上曾特批囤糧救濟。
但當地百姓并沒有得到分毫,因為那批糧食經過年耿易之手與趙謙協同轉賣給幾大富商,從中狠撈了一筆銀子。
如今,所有收據都完好地保存在年耿易的後院泥地裏,他尋思着一旦趙謙逼人太甚,他就将兩人當年的罪行公諸于衆,死也要拉個陪葬!
于是,被罰金逼得走投無路的年耿易暗中寫了封長信威脅趙謙,讓他收回成命,減免罰金。
本來趙謙并沒有想要趕盡殺絕,但他看到這封信後頓時殺心大起。
這些年他混得如魚得水,高高在上得都快忘了還有那麽個軟肋被人罩着,如此一來,年耿易是萬萬留不得的,畢竟,終日有虎狼在側,他如何安睡?!
于是,面厚心黑的趙謙一邊回了信安撫年耿易,一邊馬不停蹄地入朝觐見皇帝,舌頭一卷,猛進讒言。
那日,皇上正立在高樓上賞景,趙謙伴在左右,他登高遠眺,指着城外年宅裏那幢金光閃閃的閣樓道,“皇上你看,聽很多風水大師說,那閣樓上方有王氣聚集!”
“什麽?”老皇帝頓時怒火中燒,“這晔國之中,除了皇城竟還有他處有王氣?難道朝中有謀逆之心?!”
這番怒火正中下懷,趙謙立刻添油加醋地渲染了一番迷信的力量,最終安了一個謀反的罪名在年耿易頭上,理直氣壯地問斬了刺史大人。
其實從一開始,夏槐對于那些危險的證據就有種不好的預感,只是沒想到事情來得那麽快,如此看來,權傾朝野的人想要除掉任何人都像碾死一只螞蟻,沒有理由也能編一個出來。
從夏槐來到山莊再到為明府辦事,前前後後算起來大概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了。
耳濡目染了上流社會的種種,他不再是那個初來乍到的野小子,舉手投足間已有了幾分貴族的風範,雖然還殘留了幾分模仿的痕跡,但有明盼芙的指點和引導,夏槐的進步可謂日新月異。
女郎沉穩的舉止,明慧的言行,讓夏槐學到了一種更為細膩敏銳的斷事之法,以及禮貌委婉的處世之道,他那與生俱來的精明和狡猾也為他未來的錦繡前程奠定了優越的基礎。
問斬年耿易之後,安逸和平靜并沒有持續多久,一日早晨,朝中忽然傳來消息——明丞相痨病突發,昏倒在朝堂上!
明盼芙虛弱的身子剛剛恢複沒多久,便又匆忙地收拾了細軟火急火燎地趕回了明府。
即日,明府上下一片混亂,明越天一倒,整個家族都好像失去了頂梁柱,明家夫人急得心病突發,體力不支地回房休息,僅剩的小女兒秀芙因為年紀尚小,只能茫然無措地幹站在一邊。
明盼芙到來的時候,全府好像又找到了重心,這個平時受母親冷落的女兒此時此刻卻成了所有人的希望,在她平靜的吩咐下,下人們重新各司其職,行止如常。
安定人心之後,女郎便來到父親的房間,遣退了下人親自照看。
老丞相因為劇烈的咳嗽已經用光了全身力氣,他現在昏睡在床上,呼吸沉重。
夏槐站在窗邊,他第一次發現這個老人竟是瘦骨如柴!
平時明越天穿着臃腫的朝服,倒也看不出胖瘦來,現在細細觀察,他幹癟的身軀讓少年也不由動了恻隐之心——
畢竟,要撐起一個家族是多麽艱辛的事啊!
能居于高位,掌控國家興衰,看似榮光無限,但這背後付出的精力,承受的痛苦都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所謂人分三六九等,有時也并沒有錯。一個人具備的能力越大,付出的代價也越多,得到的自然也超出常人。
“盼……盼兒……水……”神志不清的老人好像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女兒就在身側,他的嘴唇微動,模糊不清地吐出幾個字。
明盼芙立刻倒了水,遞到他唇邊,一邊小心地将他半扶起來,耐心地拍着父親的後背,慢慢待他喝完。
“你看,現在他需要我了。”女郎坐在床邊,她回眸既疲憊又欣慰地沖窗邊的少年微笑,“前些日子他還放不下面子,對我視而不見呢,現在卻不得不要我陪着啦。”
夏槐抱臂立在窗邊,他望着這對父女,只能聳聳肩,露出挫敗的笑容。
女郎拿出帕子輕輕擦着老人額頭的汗珠,他已經病得變了樣,眼眶深凹,頭發黏在兩頰邊,身子幹枯,了無生氣。
“其實,我爹還是很愛我的。當年為了家族勢力準備與樓宣王聯姻的時候,我并不肯,母親每天不停地來給我施壓,拿些大道理來壓我,我受不了便打算偷偷逃走。”女郎凝望着自己的父親淡淡笑道。
“逃走,你也會有這種念頭?”夏槐眉毛一揚,他放下手臂,然後忍不住笑了起來,“我還以為你是個從小就循規蹈矩的姑娘。”
“我确實算得上循規蹈矩,可那時我才十六歲呀,再沉穩的姑娘在那個年紀也會有些荒唐的想法。”明盼芙毫不介意地溫柔莞爾,“那天晚上,我收拾完東西正打算溜出去,不料被我父親抓了個正着,我當時慌得渾身都在發抖,結果你猜我父親做了什麽?”
“他做了什麽?”
“他嘆了口氣,二話不說地拿出好幾張銀票塞到我的包裹裏,然後一言不發地走了。”回憶讓人又好氣又好笑,女郎淺笑嘆息,“從那一刻起,我就決定了,再也不逃避了,要乖乖聽他們的話。”
說着,女郎望向父親蠟黃的病容,露出了憂傷的笑容,“到現在,我還珍藏着那幾張銀票,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有多貪財呢。”
她俯身吻了吻父親布滿皺紋的額頭,夏槐看到一滴眼淚落在了老人的發上。
見父親已經沉沉入睡,明盼芙起身向門邊走去,示意夏槐和她一起出來,兩人一前一後離開,悄聲為睡着的丞相掩上門。
“痨病會傳染,你親自照顧他,就不怕自己也染上?”回廊中,風鈴輕響,少年低聲詢問身邊的女子。
“我想你弟弟生病的時候,你也是親自照顧他的,”明盼芙沖他嫣然一笑,“你有想過被傳染麽?”
夏槐垂下眼眸,唇角卻微微上揚,“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女郎洋溢着明麗溫和的笑,輕快地向前走去。
他們兩人的內心深處都珍藏一片無私,純淨的聖土,無論外界如何變化,那裏都不沾污濁。
府中的一切都步入正軌後,明盼芙便開始打聽朝中究竟發生了什麽事,居然讓明越天氣倒在堂上。
衆說紛纭之中,女郎慢慢理出了頭緒。
近年來,晔國可謂內憂外患,臨海幾座城池聯合造反,北面的雪國也是騷擾不斷。
皇上已經年紀大了,當年跟他共謀大業的武官們也大多上了年紀,不适合出征,後輩之中又鮮有能人,皇帝苦惱不已,找不出萬全之策。
明丞相認為內憂暫時不足為懼,理應先解決外患。
雪國如今分為東雪和西雪兩派,各自稱王,侵襲晔國正是那西雪一派,即那謀權篡位的外姓一族。
西雪有位名将曾是樓宣王年輕時的手下敗将,現在十幾年過去,那人的兒子竟要重振父威,屢次進犯晔國邊境,叫嚣着要和樓宣王決一死戰。
可是樓宣王如今已然年逾六十,怎能出征?
明越天千想萬想,認為蕭家的後起之秀——年輕的蕭映夜将軍是個人才,便向皇上谏言,派遣蕭映夜前去迎戰,不料在趙謙的慫恿下,蕭映夜早已經被派去了臨海小洲平亂。
明越天氣得在朝堂上和趙謙争論不疊,而趙謙居然毫無愧色地表示應該讓上了年紀的樓宣王前去邊境抗拒外敵!
他的理由是:逃避敵國挑釁有辱國威,況且樓宣王老當益壯,他這些年看上去是越發的精神矍铄。
明丞相氣得當場痨病發作,一陣猛咳之後便頭暈目眩,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了解了事情原委,明盼芙也是一籌莫展,這些日子她留在明府照顧父親,樓宣王那兒自然是冷落了幾分。
一日,她将夏槐叫來,遞給他一張藥方子,上面寫着:丹參一錢,紅花三錢,山楂一錢,遠志四錢,竺黃四錢,枳殼三錢,黃連三錢,枳四錢,石菖蒲四錢,大黃三錢。
“這是什麽?”少年不解地蹙眉問道。
“這是金匮腎氣湯的方子,對王爺的病有好處,這些日子我不在,你替我去藥店取些送去,”明盼芙輕聲叮囑道,“記得小心,千萬別讓人發現。”
“好。”夏槐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
當天下午,他便去了藥店,取了藥便走,送到山莊後也沒有逗留,直接返程。
這來來回回的耗費了好幾個時辰,夏槐回城的時候,天色已暗,浩浩長空仿佛被潑上了濃稠的墨水。
清朗的夜,華燈初上。
放眼橫斜交錯的街道,繁華一片,霓虹燈籠搖曳出一地暖暖的桔紅華彩,玉宇瓊樓之上,舞袖凄迷,火紅的羅幔熱情地環繞着盤柱金龍,明豔豔的綢緞随風而起。
街上人群熙攘,各家商鋪都開了,美食珍馐,銀飾珠翠,流麗如波的光彩點燃了夜色的奢靡,華蓋辇車踏着一地水銀般的月色輕馳來去,名媛美姝,公子王孫的談笑聲飄散在涼風裏,與那長街的流水繁華相得益彰。
夏槐穿行在擁擠的人群之中,他一心只想快點回明府,回到那個白衣女郎的身邊。
可惜欲速則不達,他越是急切,人潮便越洶湧。
少年只能耐住性子,一點點往前随波逐流,漸漸的,他産生了一種詭異的感覺,仿佛有什麽人在暗中盯着他。
他憑着直覺向後方張望,只見西南邊,一家招牌顯眼的酒樓中,有兩個衣飾華貴的男子正坐在二樓靠窗的廂房中注視着他。
其中一個銀帶藍袍,烏絲半束,面龐秀美如玉,俨然是個秋水為神玉為骨的翩翩濁世佳公子。
另一個則是身着棕色綢面長袍,對襟邊上鑲着黑色狐毛,襯得他氣勢非凡。這個人的容貌也是英俊異常,但身材并不高大,而且走起路來左腳有些跛。
夏槐移開目光,他不動聲色地混跡于人群中,心裏暗暗奇怪——這幾個月他也見到了不少貴族王侯,這兩個人從衣着氣度來看應該身份不差,可他怎麽從來沒有見過?
心中正納悶,前方忽然喧嘩起來,夏槐一心想着方才的事情,根本沒有注意,等到他回過神來時,阻擋在身前的人群已經紛紛驚叫着散開,一匹脫缰的奔馬嘶鳴着迎面疾馳而來!
夏槐大吃一驚,只見那匹馬兒毛色棕亮,高大健壯,一路奔來時連續撞翻了好幾個商鋪,撞倒了無數行人!
少年的第一反應就是轉身狂跑,可惜已經來不及了,狂奔的駿馬近在咫尺!
危在旦夕的夏槐幹脆一咬牙閃身往左方一躲,順手扯住馬上的缰繩卻抑制不住奔馬的速度,被它拖着前進了一丈!
事已至此,夏槐也只能豁出去了,他一手抱住馬脖子,借力躍上了馬背!
狂躁的野馬揚蹄嘶鳴,它的前蹄不停擡起揮舞,全身亂抖,試圖将馬背上的人甩下來!
夏槐完全沒辦法坐穩,這匹不聽話的馬兒瘋了一樣地亂跳亂動,他緊抓着缰繩,一股倔性子被激了起來,死活不肯認輸。
于是,他用腳牢牢踩住馬镫,将缰繩一圈圈繞在手上,用盡全力保持身形穩定。
雙方拼了命地僵持了許久之後,馬兒終于鬧累了,它慢慢放棄了抵抗,溫順地在原地踏了幾步,吐着氣。
夏槐這才得以放松下來,他的心還在狂跳,呼吸也還沒有平複下來,身後卻突然傳來一個嬌慵又稚氣的女音,“我還以為這兒的男人都是弱不禁風的小白臉呢,原來還有會馴馬的!”
馬上的少年輕扯缰繩,回過頭。
只見一丈開外的地方,四個紅衣少女擡着一頂華麗的肩輿,肩輿上坐着的少女不過十一二歲的樣子,穿着紅裳紅裙,金綢緞帶束着她纖細的小腰,兩邊垂蕩下來的流蘇在晃動中發出好聽的鳴響聲。
她的黑發長長地披落在身後,僅用一根束發帶松松綁着,金色縷花刻紋面具遮去了她的半邊臉,但見她雙頰如玉,紅唇含笑,妙麗動人。
夏槐輕蔑地掃了她一眼,只覺得這個小女孩身上有種讓他非常排斥的傲慢和尊貴。
“喂!怎麽不說話呢?”
空中傳來一聲嬌呼,香風拂過,這個漂亮的姑娘竟是輕盈地躍上了馬背,親熱地依偎在少年身後。
夏槐吃驚地回過頭,他驚訝地發現,這個女孩的眼睛竟是罕見的紫羅蘭色。
小姑娘用那雙靈動的眸子細細打量少年的容貌,然後伸手搭住他的雙肩,仰起脖子吻了吻他的臉蛋,“好哥哥,我喜歡你,你願意等我長大麽?”
夏槐被她驚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兒的姑娘是怎麽了?難道晔國已經世風日下到這種地步了麽?一個十歲出頭的小娃娃也懂這些?
他回想起自己十一二歲的經歷,心中不由感慨萬千——那時的他還什麽都不懂,一個人帶着弟弟成天只知道跟人在巷子裏打架搶地盤。
“喂,問你話呢,”女孩語帶嬌嗔,她好像生氣了又好像在撒嬌,“你願不願意等我長大呢?”
夏槐這才回過神來,他故作挑剔地打量着她,然後很鄭重地搖了搖頭,“不願意。”
“為什麽?”女孩睜大了一雙杏眼,好像難以相信。
“因為我已經有喜歡的人了,”說着,少年幽黑的眸子深處閃過一絲明亮的光彩,他的嘴角揚了起來,湊到那少女的耳邊補充了一句,“而且……她已經長大了。”
話音剛落,少年趁着女孩愣神之際,從馬上一躍而下,随後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
馬上的少女愣愣地望着他融入人群的背影,然後掃了眼西南邊廂房裏的二位貴客,忽地咯咯嬌笑起來,嬌媚又孩子氣。
夏槐披星戴月地回到了明府,明丞相已經睡去,明盼芙在他身邊守着。
她已經幾天幾夜沒有怎麽休息了,夏槐和她輪流照看老丞相,但畢竟父女情深,老人總會在睡夢中喊女兒的名字,因此明盼芙連休息時也不能安心。
少年走入丞相房中,明盼芙正立在窗邊。
她疲倦地閉着眼睛将頭靠在窗框上,夏槐進來的時候她動了一下,好像剛才險些睡着。
“你去休息吧,我來守着。”夏槐走到她跟前,輕聲示意她離開。
明盼芙望了眼安睡的父親,依依不舍地點點頭,然後感激地望了夏槐一眼,悄聲退了出去。
屋裏漆黑一片,為了不妨礙明越天睡覺,蠟燭也沒有點。
夏槐搬了張椅子坐在床邊,老丞相不停地冒虛汗,時不時地呢喃着要喝水,少年一會兒幫他倒水,一會兒又幫他擦汗。
病入膏肓的老人神志不清,總以為照顧在身邊是自己的女兒,偶爾還會叫幾聲女兒的名字。
夏槐沒有回答,只是坐在一邊靜靜地望着他。
他也有好幾個晚上沒有合眼了,可卻感覺不到累。看着老人病得變形的臉龐,他總是會想,如果自己也有那麽一位父親可以照顧,那一定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于是,少年不厭其煩地為老人端茶遞水,恍恍惚惚中,他覺得自己好像真的有了一個父親。
天邊泛白的時候,明丞相終于沉沉睡去,靜谧的屋子裏,他的呼吸聲均勻而平穩。
夏槐精疲力竭地倒在椅子上,他合上眼睛,頭靠在床柱上打了個盹。
半夢半醒之中,他覺得有什麽冰涼柔軟的東西在碰觸他的額頭,随之而來的還有一陣淡淡的花香。
夏槐睜開眼睛,見明盼芙站在他身邊,她正拿着一件袍子為他披上。
此時此刻,天仍未亮,她沒有梳頭發,烏黑的發絲散落及腰,襯得臉色像雪一樣蒼白。
“你生病了?”夏槐啞聲輕輕問道。
她搖了搖頭。
“可你的手很涼。”他望着她,說得很小聲。
“沒有,你做夢了。”她微微一笑,卻将手籠到潔白的衣袖中,“你去休息吧,我來守。”
“不用,我不累。”
夏槐執意讓明盼芙回去休息,可她放心不下沒有走,只是在桌邊坐下,安靜地趴了一會兒,當做休息。
天亮的時候,府裏漸漸熱鬧起來,大家都起床了,各自做着各自的活。
明盼芙起身将窗戶拉開一條縫,呼吸着新鮮空氣,她的臉色愈發不好了,嘴唇也失了鮮豔的血色。
夏槐憂心忡忡地望着她,可她卻輕松地擺了擺手,表示自己一點兒事也沒有。
是時,門外有人匆匆而來,明盼芙開了門出去,驚訝地發現來的竟是山莊中的貼身丫鬟,那姑娘在她耳邊小聲說了什麽,明盼芙整個人都一怔。
将近中午的時候,女郎便匆匆忙忙地收拾細軟,說要回去一趟,夏槐不解地追問她原因,她告訴他說,樓宣王已經答應了出征,五日之後便要去邊境打仗了。
“可是……王爺已經年過六旬。”夏槐對此感到非常不安。
“是啊,而且他又有疾病在身。”女郎的雙手緊按在胸口,她小聲地回答,形容憂慮,“我要回去勸他,讓他別做這樣的事。”
說着,她急切地抓住夏槐的手,小聲懇求道,“我很快就會回來。不過,我不在的時候,你一定要替我好好照顧丞相,穩住那些下人還有我娘的情緒,好麽?”
“好,你放心。”他鄭重地答應,随即輕輕反握住女郎的手指,她的手方才還是冰涼的,現在卻變得滾燙潮濕。
夏槐看着女郎憔悴的臉色以及泛着水光的眼睛,幾乎可以斷定她在發燒。
“我送你回去。”
“不用。”她不答應。
“就送到湖邊。”少年退了一步。
明盼芙望着他充滿執拗的眼睛,只能妥協般點了點頭。
自從年耿易陷入絕境之後,夏槐總算能安心留在山莊裏,不用費盡心機地四處跑,而山莊的清麗秀美也令少年整個人都煥然一新。
然而,沒過多久,一個驚人的消息便傳來——年耿易将于三日後被斬首示衆!
朝野上下一片嘩然,年耿易也曾是晔國的肱股之臣,可惜中年誤入歧途,變得貪財好權,可他勢力雄厚,耳目衆多,無人敢惹,如今怎麽會突然锒铛入獄,危在旦夕?
于此,夏槐倒是一點也不感到意外。
因為年耿易曾經告訴夏槐,他手中拿捏着趙謙的把柄,而這個把柄就是置他于死地的關鍵。
它究竟是什麽呢?
原來多年前,趙謙還不過是年耿易手下一個身份卑微的地方官,該地長年幹旱,民不聊生,皇上曾特批囤糧救濟。
但當地百姓并沒有得到分毫,因為那批糧食經過年耿易之手與趙謙協同轉賣給幾大富商,從中狠撈了一筆銀子。
如今,所有收據都完好地保存在年耿易的後院泥地裏,他尋思着一旦趙謙逼人太甚,他就将兩人當年的罪行公諸于衆,死也要拉個陪葬!
于是,被罰金逼得走投無路的年耿易暗中寫了封長信威脅趙謙,讓他收回成命,減免罰金。
本來趙謙并沒有想要趕盡殺絕,但他看到這封信後頓時殺心大起。
這些年他混得如魚得水,高高在上得都快忘了還有那麽個軟肋被人罩着,如此一來,年耿易是萬萬留不得的,畢竟,終日有虎狼在側,他如何安睡?!
于是,面厚心黑的趙謙一邊回了信安撫年耿易,一邊馬不停蹄地入朝觐見皇帝,舌頭一卷,猛進讒言。
那日,皇上正立在高樓上賞景,趙謙伴在左右,他登高遠眺,指着城外年宅裏那幢金光閃閃的閣樓道,“皇上你看,聽很多風水大師說,那閣樓上方有王氣聚集!”
“什麽?”老皇帝頓時怒火中燒,“這晔國之中,除了皇城竟還有他處有王氣?難道朝中有謀逆之心?!”
這番怒火正中下懷,趙謙立刻添油加醋地渲染了一番迷信的力量,最終安了一個謀反的罪名在年耿易頭上,理直氣壯地問斬了刺史大人。
其實從一開始,夏槐對于那些危險的證據就有種不好的預感,只是沒想到事情來得那麽快,如此看來,權傾朝野的人想要除掉任何人都像碾死一只螞蟻,沒有理由也能編一個出來。
從夏槐來到山莊再到為明府辦事,前前後後算起來大概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了。
耳濡目染了上流社會的種種,他不再是那個初來乍到的野小子,舉手投足間已有了幾分貴族的風範,雖然還殘留了幾分模仿的痕跡,但有明盼芙的指點和引導,夏槐的進步可謂日新月異。
女郎沉穩的舉止,明慧的言行,讓夏槐學到了一種更為細膩敏銳的斷事之法,以及禮貌委婉的處世之道,他那與生俱來的精明和狡猾也為他未來的錦繡前程奠定了優越的基礎。
問斬年耿易之後,安逸和平靜并沒有持續多久,一日早晨,朝中忽然傳來消息——明丞相痨病突發,昏倒在朝堂上!
明盼芙虛弱的身子剛剛恢複沒多久,便又匆忙地收拾了細軟火急火燎地趕回了明府。
即日,明府上下一片混亂,明越天一倒,整個家族都好像失去了頂梁柱,明家夫人急得心病突發,體力不支地回房休息,僅剩的小女兒秀芙因為年紀尚小,只能茫然無措地幹站在一邊。
明盼芙到來的時候,全府好像又找到了重心,這個平時受母親冷落的女兒此時此刻卻成了所有人的希望,在她平靜的吩咐下,下人們重新各司其職,行止如常。
安定人心之後,女郎便來到父親的房間,遣退了下人親自照看。
老丞相因為劇烈的咳嗽已經用光了全身力氣,他現在昏睡在床上,呼吸沉重。
夏槐站在窗邊,他第一次發現這個老人竟是瘦骨如柴!
平時明越天穿着臃腫的朝服,倒也看不出胖瘦來,現在細細觀察,他幹癟的身軀讓少年也不由動了恻隐之心——
畢竟,要撐起一個家族是多麽艱辛的事啊!
能居于高位,掌控國家興衰,看似榮光無限,但這背後付出的精力,承受的痛苦都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所謂人分三六九等,有時也并沒有錯。一個人具備的能力越大,付出的代價也越多,得到的自然也超出常人。
“盼……盼兒……水……”神志不清的老人好像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女兒就在身側,他的嘴唇微動,模糊不清地吐出幾個字。
明盼芙立刻倒了水,遞到他唇邊,一邊小心地将他半扶起來,耐心地拍着父親的後背,慢慢待他喝完。
“你看,現在他需要我了。”女郎坐在床邊,她回眸既疲憊又欣慰地沖窗邊的少年微笑,“前些日子他還放不下面子,對我視而不見呢,現在卻不得不要我陪着啦。”
夏槐抱臂立在窗邊,他望着這對父女,只能聳聳肩,露出挫敗的笑容。
女郎拿出帕子輕輕擦着老人額頭的汗珠,他已經病得變了樣,眼眶深凹,頭發黏在兩頰邊,身子幹枯,了無生氣。
“其實,我爹還是很愛我的。當年為了家族勢力準備與樓宣王聯姻的時候,我并不肯,母親每天不停地來給我施壓,拿些大道理來壓我,我受不了便打算偷偷逃走。”女郎凝望着自己的父親淡淡笑道。
“逃走,你也會有這種念頭?”夏槐眉毛一揚,他放下手臂,然後忍不住笑了起來,“我還以為你是個從小就循規蹈矩的姑娘。”
“我确實算得上循規蹈矩,可那時我才十六歲呀,再沉穩的姑娘在那個年紀也會有些荒唐的想法。”明盼芙毫不介意地溫柔莞爾,“那天晚上,我收拾完東西正打算溜出去,不料被我父親抓了個正着,我當時慌得渾身都在發抖,結果你猜我父親做了什麽?”
“他做了什麽?”
“他嘆了口氣,二話不說地拿出好幾張銀票塞到我的包裹裏,然後一言不發地走了。”回憶讓人又好氣又好笑,女郎淺笑嘆息,“從那一刻起,我就決定了,再也不逃避了,要乖乖聽他們的話。”
說着,女郎望向父親蠟黃的病容,露出了憂傷的笑容,“到現在,我還珍藏着那幾張銀票,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有多貪財呢。”
她俯身吻了吻父親布滿皺紋的額頭,夏槐看到一滴眼淚落在了老人的發上。
見父親已經沉沉入睡,明盼芙起身向門邊走去,示意夏槐和她一起出來,兩人一前一後離開,悄聲為睡着的丞相掩上門。
“痨病會傳染,你親自照顧他,就不怕自己也染上?”回廊中,風鈴輕響,少年低聲詢問身邊的女子。
“我想你弟弟生病的時候,你也是親自照顧他的,”明盼芙沖他嫣然一笑,“你有想過被傳染麽?”
夏槐垂下眼眸,唇角卻微微上揚,“我明白了。”
“明白就好。”女郎洋溢着明麗溫和的笑,輕快地向前走去。
他們兩人的內心深處都珍藏一片無私,純淨的聖土,無論外界如何變化,那裏都不沾污濁。
府中的一切都步入正軌後,明盼芙便開始打聽朝中究竟發生了什麽事,居然讓明越天氣倒在堂上。
衆說紛纭之中,女郎慢慢理出了頭緒。
近年來,晔國可謂內憂外患,臨海幾座城池聯合造反,北面的雪國也是騷擾不斷。
皇上已經年紀大了,當年跟他共謀大業的武官們也大多上了年紀,不适合出征,後輩之中又鮮有能人,皇帝苦惱不已,找不出萬全之策。
明丞相認為內憂暫時不足為懼,理應先解決外患。
雪國如今分為東雪和西雪兩派,各自稱王,侵襲晔國正是那西雪一派,即那謀權篡位的外姓一族。
西雪有位名将曾是樓宣王年輕時的手下敗将,現在十幾年過去,那人的兒子竟要重振父威,屢次進犯晔國邊境,叫嚣着要和樓宣王決一死戰。
可是樓宣王如今已然年逾六十,怎能出征?
明越天千想萬想,認為蕭家的後起之秀——年輕的蕭映夜将軍是個人才,便向皇上谏言,派遣蕭映夜前去迎戰,不料在趙謙的慫恿下,蕭映夜早已經被派去了臨海小洲平亂。
明越天氣得在朝堂上和趙謙争論不疊,而趙謙居然毫無愧色地表示應該讓上了年紀的樓宣王前去邊境抗拒外敵!
他的理由是:逃避敵國挑釁有辱國威,況且樓宣王老當益壯,他這些年看上去是越發的精神矍铄。
明丞相氣得當場痨病發作,一陣猛咳之後便頭暈目眩,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了解了事情原委,明盼芙也是一籌莫展,這些日子她留在明府照顧父親,樓宣王那兒自然是冷落了幾分。
一日,她将夏槐叫來,遞給他一張藥方子,上面寫着:丹參一錢,紅花三錢,山楂一錢,遠志四錢,竺黃四錢,枳殼三錢,黃連三錢,枳四錢,石菖蒲四錢,大黃三錢。
“這是什麽?”少年不解地蹙眉問道。
“這是金匮腎氣湯的方子,對王爺的病有好處,這些日子我不在,你替我去藥店取些送去,”明盼芙輕聲叮囑道,“記得小心,千萬別讓人發現。”
“好。”夏槐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
當天下午,他便去了藥店,取了藥便走,送到山莊後也沒有逗留,直接返程。
這來來回回的耗費了好幾個時辰,夏槐回城的時候,天色已暗,浩浩長空仿佛被潑上了濃稠的墨水。
清朗的夜,華燈初上。
放眼橫斜交錯的街道,繁華一片,霓虹燈籠搖曳出一地暖暖的桔紅華彩,玉宇瓊樓之上,舞袖凄迷,火紅的羅幔熱情地環繞着盤柱金龍,明豔豔的綢緞随風而起。
街上人群熙攘,各家商鋪都開了,美食珍馐,銀飾珠翠,流麗如波的光彩點燃了夜色的奢靡,華蓋辇車踏着一地水銀般的月色輕馳來去,名媛美姝,公子王孫的談笑聲飄散在涼風裏,與那長街的流水繁華相得益彰。
夏槐穿行在擁擠的人群之中,他一心只想快點回明府,回到那個白衣女郎的身邊。
可惜欲速則不達,他越是急切,人潮便越洶湧。
少年只能耐住性子,一點點往前随波逐流,漸漸的,他産生了一種詭異的感覺,仿佛有什麽人在暗中盯着他。
他憑着直